[发明专利]森林防火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0097.8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9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义群;程越;石惟天;王永杰;吴辉;张实在;王顺兴;刘腾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义群;程越;石惟天 |
主分类号: | G08B17/00 | 分类号: | G08B17/00;G08B17/10;H02J7/35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4 | 代理人: | 李小妮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森林 防火 报警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森林防火报警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用于太阳能电池板支撑的支撑柱和多个监测报警组件,所述支撑柱顶部固定有监测终端,用于森林火灾及时检测的多个所述监测报警组件安装在森林里,并分布在支撑柱外侧,本发明通过监测报警组件内的包裹套和内套的共同作用,在起火灾时,能够及时触发烟雾发生器和感应报警器,实现双重报警,使得报警信息的传播方式更多更加及时,同时感应报警器内只有少量传感器数,解决了传感器数量多导致后期人员维护检修需要较多人力物力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森林防火报警技术领域,具体为森林防火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森林火灾广义上讲:凡是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都称为森林火灾。狭义讲: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
引起火灾的必要条件是可燃物、氧气及火源,目前森林内枯枝落叶很多,导致森林内可燃物无法避免,而且氧气充足,一旦遇到明火,产生森林火灾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目前火源的主要来源有陨石击落带来的明火、火山爆发、雷击火及人员野外野炊遗留的火种等等,大部分火源的产生都是人员不可预知的,从而导致森林火灾一旦爆发,规模都十分大,因此需要及时的报警,现有的森林防火报警系统,通常是利用在森林上铺设大量检测终端,在出现火灾时进行报警,但是检测终端需要铺设大量的传感器来进行监测,后续检修维护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当传感器失效后,没有其它途径进行代替报警,同时大部分检测终端都是利用传感器等设备进行检测,存在少量误报警现象,浪费现有火警资源,为此,我们提出森林防火报警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传感器数量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报警信息传播减少误报警的森林防火报警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森林防火报警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用于太阳能电池板支撑的支撑柱和多个监测报警组件,所述支撑柱顶部固定有监测终端,用于森林火灾及时检测的多个所述监测报警组件安装在森林里,并分布在支撑柱外侧。
优选的,所述监测报警组件包括多个包裹套和多组安装板,所述支撑柱外侧等角度连通有多个连接管,且多个包裹套分别贯穿多个连接管,两个所述安装板为一组,两个所述安装板外侧均固定有U型扣环,且包裹套两端分别穿过两个U型扣环,并固定有两个连接带,所述连接带底部固定有烟雾发生器,且连接管底部安装有感应报警器,利用监测报警组件实施监测报警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烟雾发生器包括与两个连接带固定的凸型连接板,所述凸型连接板底部固定有安装筒,且安装筒内滑动插接有挤压活塞板,所述安装筒底部滑动贯穿有与挤压活塞板底部固定的滑杆,且滑杆底部固定有底块,所述安装筒内安装有烟雾材料,且安装筒顶部安装有密封件通过烟雾发生器实现对火灾时散出烟雾,对人员进行提醒。
优选的,所述密封件包括与凸型连接板滑动插接的挤压杆,所述挤压杆顶部固定有限位块,且底部固定有与安装筒内壁滑动连接的挤压板,所述挤压杆外侧套有与挤压板和凸型连接板相接触的挤压弹簧,通过密封件实现对安装筒的密封。
优选的,所述安装筒外侧固定有重物,重物提高重量,使得更容易下降。
优选的,所述包裹套内插有连接钢绳,且连接钢绳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板固定,所述包裹套两端均开有用于连接钢绳贯穿的开口,且包裹套与连接钢绳之间安插有内套,连接钢绳提高包裹套的使用强度,内套为火灾第二层监测用。
优选的,所述感应报警器包括固定在支撑柱外侧的第一环形压力传感器和第二环形压力传感器,所述支撑柱外侧位于第一环形压力传感器和第二环形压力传感器上方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对应多个包裹套等角度安装有多个二次触发组件,通过感应报警器实现利用传感器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义群;程越;石惟天,未经张义群;程越;石惟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00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