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均匀冷却的多功能淬火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439842.7 | 申请日: | 2021-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2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高立强;高立达;贾晓帅;杜文杰;王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1D1/63 | 分类号: | C21D1/63;C21D1/667;C21D9/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成秋丽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均匀 冷却 多功能 淬火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均匀冷却的多功能淬火设备,涉及金属材料热处理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储液槽、淬火槽、淬火槽支撑组件、水箱、回转机构、喷水冷却系统和喷雾冷却系统;储液槽和水箱通过喷水冷却系统连接,储液槽和淬火槽通过喷雾冷却系统连接,所述多功能淬火设备通过主控制器控制喷水冷却系统、喷雾冷却系统的泵与阀启闭来控制实现喷水冷却、浸液冷却、喷雾冷却、空冷、水空交替冷却功能,同时由于冷却过程中回转机构带动工件进行匀速转动,使淬火冷却过程更加均匀。本发明实现了轴类件的水‑空交替淬火冷却,显著地提高了轴类件的使用寿命、硬度以及冲击韧性等性能,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热处理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对轴类件的多功能淬火设备。
背景技术
淬火工艺是将工件加热到奥氏体温度,然后快速冷却到一定温度获得贝氏体或马氏体组织的过程。目前合金钢通常采用油淬或聚合物水溶性介质淬火,而在众多淬火介质中,水属于最环保和廉价的淬火介质,但由于水的冷却强度过大容易导致合金钢件在淬火冷却过程中产生开裂,因此合金钢轴类件采用水淬的难点是避免淬火冷却过程中产生淬火裂纹。目前轴类件一般采用立式淬火槽进行淬火,采用这种方式淬火可利用工件自身重力来减少工件淬火过程中产生的弯曲变形,但随着轴类工件的长度增加,这种方式需要的操作空间也越大,这就对淬火用行车和淬火池的施工建设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长轴类工件的淬火问题,提供一种实现均匀冷却的多功能淬火设备,解决了长轴类工件水淬容易开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均匀冷却的多功能淬火设备,包括:储液槽、淬火槽、淬火槽支撑组件、回转机构、喷水冷却系统、水箱及喷雾冷却系统;
所述储液槽用于储存液体,所述淬火槽用于放置工件,所述淬火槽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淬火槽,所述水箱焊接于所述淬火槽的侧板上,所述水箱是由钢板焊接而成的长方体容器,所述水箱上设置有分流板,所述储液槽和所述水箱通过所述喷水冷却系统连接,所述储液槽和所述淬火槽通过喷雾冷却系统连接;
所述喷水冷却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喷水冷却系统进口端、喷水泵和喷水冷却系统出口端,所述喷水冷却系统进口端连接所述储液槽,所述喷水冷却系统出口端连接所述水箱,通过所述水箱上面的所述分流板可以实现喷水冷却;
所述喷雾冷却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喷雾冷却系统进口端、喷雾泵和喷雾冷却系统出口端,所述喷雾冷却系统进口端连接所述储液槽,所述喷雾冷却系统出口端穿过所述淬火槽连接喷雾管,所述喷雾管上开有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通孔上面焊接内丝,所述内丝与带外丝的喷头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沿所述喷雾管均匀布置的所述喷头实现喷雾冷却;
所述回转机构包括主动轴、从动轴、减速电机、联轴器、滚轮和带座轴承,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主动轴的一端连接,在工件冷却过程中,所述减速电机通过所述联轴器带动所述主动轴转动,工件位于所述主动轴、所述从动轴正上方,所述主动轴上面安装有滚轮,所述主动轴通过滚轮带动工件转动,用于工件的均匀冷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箱沿所述淬火槽两侧对称布置,所述分流板上面沿工件放置方向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淬火槽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内设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采用薄钢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头采用螺旋喷头结构。
上述的实现均匀冷却的多功能淬火设备,能够根据工件所需的淬火工艺通过主控制器控制其进行全自动地喷水冷却、喷雾冷却、浸液冷却以及空冷,能够有效地实现水空交替冷却功能,有效地保证了工件冷却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现均匀冷却的多功能淬火设备本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现均匀冷却的多功能淬火设备淬火槽排水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98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