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8276.8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3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付正辉;张雅然;王书航;姜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10/0639;G06Q50/06;G06F111/06;G06F1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睿 |
地址: | 10001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环境 承载力 评价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目标河流在目标时间段的平均径流量、平均输沙需水量和平均生态需水量,确定所述目标河流在所述目标时间段的平均可利用水资源量;基于预设的水质模型,根据所述目标河流在所述目标时间段的水文数据和目标污染物的水体背景浓度的目标值,确定所述目标河流在所述目标时间段的平均水环境容量;基于所述平均可利用水资源量和所述平均水环境容量,确定所述目标河流在所述目标时间段的水环境承载力。本发明避免了主观的选取数据指标,实现了水环境承载力的定量计算,简化了计算与验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水环境承载力表征流域水系统为人类提供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与消纳水污染的能力,决定着区域人口经济规模发展,也是制定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及可持续发展规划的重要科学依据。
目前,水环境承载力主要的研究方法有指标体系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多目标模型最优化法、系统动力学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等。但是,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相关研究中仍存在以下局限性:(1)构建评价体系时,指标选取容易受到选取者的主观影响;(2)确定参数分级标准以及对主成分、控制点选取时缺乏定量分析;(3)水环境承载力的计算与验证过程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可以客观反应水环境承载力的主要特征,对水环境承载力进行定量分析,获得比较准确的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结果,简化计算与验证过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包括:根据目标河流在目标时间段的平均径流量、平均输沙需水量和平均生态需水量,确定所述目标河流在所述目标时间段的平均可利用水资源量;基于预设的水质模型,根据所述目标河流在所述目标时间段的水文数据和目标污染物的水体背景浓度的目标值,确定所述目标河流在所述目标时间段的平均水环境容量;基于所述平均可利用水资源量和所述平均水环境容量,确定所述目标河流在所述目标时间段的水环境承载力。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所述根据目标河流在目标时间段的平均径流量、平均输沙用水量和平均生态需水量,确定所述目标河流在所述目标时间段的平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目标河流在所述目标时间段的平均径流量和所述目标河流的平均输沙需水量在平均径流量中的占比,确定所述目标河流在所述目标时间段的所述平均输沙需水量;根据所述目标河流在所述目标时间段的平均径流量和所述目标河流的平均生态需水量在平均径流量中的占比,确定所述目标河流在所述目标时间段的所述平均生态需水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根据所述目标河流在所述目标时间段的平均径流量和所述目标河流的平均输沙需水量在平均径流量中的占比,确定所述目标河流在所述目标时间段的所述平均输沙需水量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目标河流在基准期的平均径流量和平均输沙需水量,确定所述目标河流的平均输沙需水量在平均径流量中的占比;其中,所述基准期包括所述目标时间段。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根据所述目标河流在所述目标时间段的平均径流量和所述目标河流的平均生态需水量在平均径流量中的占比,确定所述目标河流在所述目标时间段的所述平均生态需水量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目标河流在基准期的平均径流量和在所述基准期中枯水期的平均径流量,确定所述目标河流枯水期的平均径流量占比;根据所述目标河流在基准期的平均径流量和在所述基准期中丰水期的平均径流量,确定所述目标河流丰水期的平均径流量占比;根据预设的枯水期和丰水期的生态需水量基流、所确定的目标河流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平均径流量占比,确定所述目标河流的平均生态需水量在平均径流量中的占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82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