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掺杂二氧化钛/碳多孔结构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7211.1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4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沈少华;刁志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23/047 | 分类号: | C01G23/047;C01B32/05;H01M4/48;H01M4/62;H01M10/05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氧化 多孔 结构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氯掺杂二氧化钛/碳多孔结构及制备方法,将TiOsubgt;2/subgt;/海藻酸锌胶体在氩气气氛下,在400~600℃煅烧0.2~4h,得到TiOsubgt;2/subgt;/C多孔结构;将TiOsubgt;2/subgt;/C多孔结构与NHsubgt;4/subgt;Cl混合研磨均匀,然后在氩气气氛下,在300~500℃煅烧0.2~4h煅烧,获得氯掺杂二氧化钛/碳多孔结构。本发明通过构建多孔结构增加了比表面积,有利于后续的Cl掺杂过程,最终实现了Cl在TiOsubgt;2/subgt;/C多孔结构中均匀、高比例的掺杂;本发明制备的Cl掺杂TiOsubgt;2/subgt;/C多孔结构原材料绿色无毒、价格低廉,在保证安全环保的前提下提高了电池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合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氯(Cl)掺杂二氧化钛/碳(TiO2/C)多孔结构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钛(TiO2)材料因其廉价、无污染、结构稳定、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势,在光催化、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光电转化及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时,TiO2的理论容量高达335mAh g-1,并且由于其化学性质极其稳定,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小,展现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是一类极具研究价值的电极材料。
然而TiO2由于钠离子嵌入困难、导电性差等问题,在钠离子电池中展现的实际容量并不高。制备多孔结构可以增加TiO2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升电池性能。进一步利用元素掺杂可以改变TiO2的晶格排布和元素组分,获得更多的储钠位点,并改善TiO2的导电性,使改性后的材料展现出优异的储钠性能。然而,由于TiO2化学性质十分稳定,目前的方法难以实现重度掺杂(Adv.Mater.,2016,2259–2265;Adv.Mater.,2018,1704337),对实际容量的提升有限。另外,TiO2的元素掺杂通常需要额外的处理或在极端的条件下进行(Adv.Mater.,2018,1801013;Angew.Chem.Int.Ed.,2019,4022–4026),不适合大规模的生产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氯掺杂二氧化钛/碳多孔结构及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难度大、安全隐患高、掺杂比例较低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氯掺杂二氧化钛/碳多孔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TiO2、柠檬酸、海藻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逐滴滴入硝酸锌溶液中,经冷冻干燥后,获得TiO2/海藻酸锌胶体;
将TiO2/海藻酸锌胶体在氩气气氛下,在400~600℃煅烧0.2~4h,得到TiO2/C多孔结构;
步骤2)、将TiO2/C多孔结构与NH4Cl混合研磨均匀,然后在氩气气氛下,在300~500℃煅烧0.2~4h,获得氯掺杂二氧化钛/碳多孔结构。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1)中,TiO2、柠檬酸、海藻酸钠的比为400~700mg:20~200mg:0.5~1.5g。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1)中,TiO2与去离子水的比为400~700mg:50mL。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1)中,TiO2与硝酸锌溶液的比为400~700mg:50mL,其中,硝酸锌溶液的浓度为1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72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颈部按摩仪
- 下一篇:一种桩基负摩阻处理体系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