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智能培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6006.3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0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媛媛;刘志臣;王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润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99/00 | 分类号: | A62C99/00;G09B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1 | 代理人: | 柳强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防 职业技能 鉴定 智能 培训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教育及演示用具领域,公开了一种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智能培训系统,支撑组件的底座设置有转动电机,转台和转动电机连接,多个器材箱和转台连接,滚动显示屏设置在转台一侧,水箱和底座连接,灭火组件和点火组件设置在转台一侧,记录组件的多个摄像头设置在底座四周,红外传感器设置在靠近点或组件一侧,麦克风设置在底座一侧。转动电机带动转台转动,器材箱中放置有多个灭火器,可以进行针对性教学,滚动显示屏可以学习知识,灭火组件从水箱中抽水进行灭火,点火组件可以点燃引燃物;多个摄像头、红外传感器和麦克风在多个角度对培训过程进行记录,控制板将记录存储到存储器中,在操作完成后可以回放,提高学习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育及演示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智能培训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消防设施操作员职业技能鉴定在实际操作考试时,是由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根据固定考题,请考生作答或实物现场操作,并由考评员主观判断并决定考生的考试结果。
在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中的消防设施应用这一培训过程中,现有的方式多是由训练员在一旁监督指导学员,并由学员现场展示,然后由训练员指出学员动作过程中的不足,想要达到最好的效果就需要很多的训练员,但是训练员多了之后会导致评判标准不一致,这会提升训练成本,同时还可能导致训练结果参差不齐,降低培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智能培训系统,旨在解决现有通过训练员进行培训的方式培训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智能培训系统,包括支撑组件、多个灭火器、灭火组件、点火组件和记录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转台、转动电机、多个器材箱、滚动显示屏和水箱,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转台与所述转动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一侧,多个所述器材箱与所述转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转台四周,所述滚动显示屏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水箱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转台的一侧,所述灭火器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器材箱内;所述灭火组件和所述点火组件设置在所述转台的一侧;所述记录组件包括多个摄像头、红外传感器、麦克风、控制板和存储器,多个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四周,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底座靠近所述点火组件的一侧,所述麦克风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摄像头、所述红外传感器和所述麦克风连接,所述存储器与所述控制板连接。
其中,所述器材箱包括箱体、转板和器材架,所述箱体具有第一凹槽,所述转板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所述器材架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灭火器设置在所述器材架上。
所述第一凹槽内的所述器材架用于悬挂存放所述灭火器,并通过所述转板覆盖进行保护。
其中,所述器材箱还包括第一重力传感器,所述第一重力传感器与所述器材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器材架的一侧,所述灭火器接触所述器材架。
通过所述第一重力传感器可以判断所述灭火器是否在所述器材架上,当取下所述灭火器时,就知晓训练开始,就可以控制所述摄像头、所述麦克风等记录器件开始记录,从而可以更加节能、自动化程度更高。
其中,所述器材箱还包括卡牌,所述卡牌与所述转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转板的一侧。
所述卡牌用于标识所述灭火器的概况,可以在现场对所述灭火器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
其中,所述底座具有第二重力传感器,所述第二重力传感器位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点火组件的一侧。
通过所述第二重力传感器检测到培训者到达指定位置,然后可以发送控制信号打开所述红外传感器或者将所述摄像头转动对准培训者,使得可以更加详细准确地记录在灭火时的操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润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润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60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