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数据交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4357.0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5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翼;兰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汉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黄骏鹏 |
地址: | 350007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金山***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数据 交互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数据交互方法,包括:S1、创建采集数据的任务,任务的配置步骤包括:S11、任务定义配置:获取任务可选的OPC驱动类型列表、数据源类型列表和MQ类型列表,分别在OPC驱动类型列表、数据源类型列表和MQ类型列表中选择需要的OPC驱动、数据源和MQ;S12、OPC定义配置:配置OPC服务的访问IP地址,根据访问IP地址连接OPC服务并读取OPC服务的OPC标签列表,在OPC标签列表中选择需要的OPC标签;S13、数据源定义配置:配置数据源连接信息,并定义数据的处理方式;S14、MQ定义配置:定义MQ的交互方式;S15、作业定义配置:配置OPC标签的字段,将字段与OPC标签进行绑定,并配置定时器/触发器、异常处理方式和事务表达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软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数据交互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制造的工厂里,大部分设备的控制逻辑运行在设备的PLC中,管理生产制造的生产工单和大量过程因素(人、料、法)存储在制造管理系统MOM/MES中,为了实现智能制造,需要打通设备与MOM/MES之间的信息交互,实现数据采集和下发控制,达到制造管理系统与车间设备的协同,从而提高生产管理的精度、效率,实现可视化、透明化管理。
如图1所示,实现设备数据采集和控制下发的传统方式是在完成OPC Server对车间设备网目标PLC的组态以后,根据应用场景和需求、数据的类型与界面需要,分别开发多个不同的接口,实现制造管理系统与PLC的信息交互(包括数据采集和控制下发2个方向),并且在系统运维以及问题排查时,需要查看多个不同的程序日志或监控,才能确认接口运行状态或排查问题。上述传统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缺点1:
工厂设备数量繁多,按数据分类、使用场景细分则更多,而每个客户工厂设备、数据使用需求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开发很多设备信息接口,开发工作量较大,耗费较多人力成本。
缺点2:
市场上成熟使用的OPC Server组态软件品牌众多,接口开发需要掌握不同的技术基础,且不同程序员开发接口程序的规范、风格差异,导致OPC接口开发程序员所需消耗的技术培训时间与成本增加,且后期改造难度较大。
缺点3:
传统方式定制开发OPC接口程序部署后,无法整体监控所有程序的运行状态,往往出现部分接口程序崩溃而导致整个系统数据异常,却无法精准定位异常的接口,只能逐一排查,费时费力
缺点4:
定制开发OPC接口程序,需要借助第三方发布容器,在调试阶段需要多次修改程序、多次发布,过程繁琐且容易出现人为操作失误,接口调试部署周期较长
缺点5:
单个工厂设备数量多,设备数据交互场景多的情况下,需要开发和部署OPC接口程序数量,会随设备、数据量、交互场景的增加而增加,对数据采集服务器硬件资源占用较大,存在数据持久化要求的场景,还会大量增加对数据库连接资源的占用。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数据交互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化数据交互方法,包括:
S1、创建采集数据的任务,所述任务的配置步骤包括:
S11、任务定义配置:获取所述任务可选的OPC驱动类型列表、数据源类型列表和MQ类型列表,分别在所述OPC驱动类型列表、数据源类型列表和MQ类型列表中选择需要的OPC驱动、数据源和MQ;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汉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州汉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43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