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性粉末混凝土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1732.6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1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姜未;林木成;林祖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泰县华信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4/48;C04B14/22;C04B18/12;C04B14/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9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 粉末 混凝土 制备 工艺 | ||
1.活性粉末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准备:按照质量份数取水20-40份、凝胶材料80-100份、细骨料30-60份、活性粉末15-25份、减水剂5-10份、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基酯20-28份和添加剂5-10份;
S2:原料筛选:将凝胶材料、细骨料、活性粉末、减水剂、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基酯和添加剂进行逐一检查,确保是否合格,合格即为原料;
S3:将凝胶材料、细骨料、活性粉末、减水剂、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基酯和添加剂按需求进行称量;
S4:第一次混合:首先将相应份数的凝胶材料加入混料机内,然后启动混料机进行搅拌混合,搅拌50-60s;然后在称取相应份数的细骨料和减水剂并加入到上述混料机内,搅拌100-150s,得到预混料;
S5:第二次混合:首先称取相应份数的水、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基酯和添加剂加入S4中的混料机内,启动混料机进行搅拌混合,混合200-300s,即可得到活性粉末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内的凝胶材料每份由70-80份水泥、10-15份硅灰和10-15份粉煤灰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内的细骨料每份由10-15份石英砂、15-25份金尾矿砂和50-60份普通砂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内的活性粉末每份由钢纤维10-15份和空心玻璃微珠5-10份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内的减水剂采用聚羧酸减水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内的添加剂包括:水性氟碳、乳液树脂、硅烷改性剂、增稠剂、消泡剂、润湿剂、分散剂、助溶剂和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砂粒径在0.2-1mm,所述金尾矿砂粒径在0.08-0.2mm,所述普通砂粒径在0.15-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泰县华信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长泰县华信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17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