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冷电驱动力转子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1411.6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6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骆忠贤;陈晓宇;姚伟科;汤卫平;吴元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0 | 分类号: | H02K1/20;H02K7/00;H02K9/19;H02K5/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冷电 驱动力 转子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冷电驱动力转子结构,包括电机轴以及安装在该电机轴上的转子铁芯组件,所述电机轴包括主轴体和内插管,所述主轴体设有空腔以及与空腔连通的主油孔,所述内插管插装在空腔中,所述内插管侧面设有主出油口,主出油口将所述内穿管的内腔与主轴体的空腔连通,所述内插管一端密封,另一端开口,所述转子铁芯组件设有油道,油道一端与所述主轴体的主油孔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所述转子铁芯组件外周的气隙,主油孔的孔径大于主出油口的孔径。本方案中极大提升了电机冷却散热效果,功率密度有立竿见影的提升;同时油液通过内插管的结构避免主轴体积油,油液冷却完转子后对定子进一步冷却,减少电驱动总成的耗油量,避免高温退磁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冷电驱动力转子结构。
背景技术
电驱动力总成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日趋集成化、高功率密度方向发展。(1)由于受到机械强度、损耗等限制,现有技术中的功率极限难以提升;(2)由于定子、转子浸泡在油液中,现有技术的耗油量大;(3)存在转子高温退磁风险,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可以隔离电机定子、转子所在空间的油冷电机”,其公告号CN109194037A,在电机定子1与转子3之间的气隙6设置隔离套筒组件5,隔离套筒501为一面设有肋504的圆筒状结构,隔离套筒肋504插入电机相邻定子齿102间的定子槽口104,隔离套筒501不设肋504的一侧与转子3间留有气隙6,隔离套筒501两端连接隔离套筒端部支撑502,隔离套筒端部支撑502分别两端止抵于电机端盖402。本发明可以有效隔离电机定、转子,使得定子槽103内空间可以直接通入冷却油对绕组2和定子齿102实现直接油冷,从而实现电机定子1与绕组2的直接油冷,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转矩密度和可靠性。该方案中耗油量大、存在高温退磁风险,功率密度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油冷电驱动力转子结构。该结构可提升电机的功率密度,减少电驱动总成的加油量,同时避免高温退磁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冷电驱动力转子结构,包括电机轴以及安装在该电机轴上的转子铁芯组件,所述电机轴包括主轴体和内插管,所述主轴体设有空腔以及与空腔连通的主油孔,所述内插管插装在空腔中,所述内插管侧面设有主出油口,主出油口将所述内穿管的内腔与主轴体的空腔连通,所述内插管一端密封,另一端开口,所述转子铁芯组件设有油道,油道一端与所述主轴体的主油孔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所述转子铁芯组件外周的气隙,主油孔的孔径大于主出油口的孔径。本方案中电机轴的内插管开口一端与油泵连接,油液经油泵升压进入内插管,再从内插管的主出油口喷出形成油雾进入主轴体与内插管之间的空腔中,由于电机轴的离心力作用,油雾依附在空腔内壁对主轴体进行冷却,同时油液从主轴体的主油孔进入转子铁芯组件的油道对转子铁芯组件内部直接冷却,带走热量后从转子铁芯组件外周甩出,甩出的油液对电机定子进行冷却,本方案中油液经过电机轴进入转子铁芯组件内部,具有高效转子冷却能力,极大提升了电机冷却散热效果,功率密度有立竿见影的提升;同时油液通过内插管的结构避免主轴体积油,油液冷却完转子后对定子进一步冷却,减少电驱动总成的耗油量;电机轴加转子铁芯组件直接冷却,冷却效果好,降低转子温度梯度,避免高温退磁风险。此外,可通过调整电机轴内插管主出油口的位置及大小,即可实现对转子内部流量的分配调整,可调整性强。
作为优选,所述主轴体靠近其两端还设有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所述内插管在其对应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处分别设有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第一油孔与第二油孔靠近电机轴承,内插管中的油液分流至电机轴承,可对其进行润滑和冷却。
作为优选,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的孔径分别小于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的孔径。具有出油比进油多的效果,避免空腔中积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14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碰撞预警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可视打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