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铺面板的吊装定位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1137.2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68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思李;田波;谢晋德;权磊;李立辉;张盼盼;何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1C19/52 | 分类号: | E01C19/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张换君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装配式 水泥 混凝土 铺面 吊装 定位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铺面板的吊装定位装置及方法,包括若干定位柱、支撑台,定位柱和支撑台分别连接在路基上,混凝土铺面板放置在若干定位柱之间,定位柱的外侧周向等间距设置有四个定位板,四个定位板竖直设置,混凝土铺面板上开设有若干调节孔,调节孔内插接有导向支架,混凝土铺面板放置在若干支撑台上方。本发明能够快速实现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铺面板的施工过程,并且可以快速、较高精度的定位每块水泥混凝土铺面板的位置,还可以调节水泥混凝土铺面板不平整的位置,施工灵活,施工难度降低,有利于提升施工进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施工定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铺面板的吊装定位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道路里程的增加,道路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在飞机跑道施工、房屋施工、地铁施工、地下管线铺设、地下人行道建设等施工工地上,由于需要将土方运输出工地,以及将钢筋、混凝土、砖块、模板等各种建材运输进入工地,通常需要在工地铺设临时道路。传统的道路扩建工程需要在现场进行混凝土的浇注,我国建筑工程现场临时道路大都使用一次性现浇混凝土,现场占用的空间大、施工周期长、受天气影响严重,对交通的干扰非常严重,对人们的出行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浇筑混凝土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造成资源的浪费,增加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难度。因此结合绿色施工的要求,开展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铺面板施工,可减少资源浪费和建筑垃圾,以实现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现有的拼接式道路,水泥混凝土铺面板在铺设过程中,定位复杂,定位精度参差不齐,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并且在铺设完成后,针对一些不平整的区域,调整不够灵活,施工调整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铺面板的吊装定位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用于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铺面板的吊装定位装置,包括若干定位柱、支撑台,所述定位柱和所述支撑台分别连接在路基上,混凝土铺面板放置在若干所述定位柱之间,所述定位柱的外侧周向等间距设置有四个定位板,四个所述定位板竖直设置,所述混凝土铺面板上开设有若干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插接有导向支架,所述混凝土铺面板放置在若干所述支撑台上方。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中部螺接有支撑板,四个所述定位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所述混凝土铺面板底面的四个角分别放置在对应的所述支撑板顶面,所述定位柱底部与所述路基转动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若干密封条,若干所述密封条相互垂直交叉固定连接,若干所述支撑台设置在若干所述密封条内侧,所述密封条、支撑台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路基上,所述密封条、支撑台顶面与所述混凝土铺面板底面等高设置。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密封条中心,所述定位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密封条的交点上,所述定位柱的四周设置有第二基准杆,所述第二基准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密封条上,所述第二基准杆与所述定位板对应设置,所述调节孔与所述支撑台中心对应设置,纵向及横向设置的所述定位柱中间预留所述密封条的交点。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包括垂直固定连接在所述路基上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底部周向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板筋,所述板筋固定在所述路基内;定位板与所述板筋之间开设有若干第一分流通道,所述固定柱内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主通道,若干所述第一分流通道与所述第一主通道连通;所述固定柱的顶部螺接有端盖。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铺面板底部开设有第一基准槽、第二基准槽,所述第一基准槽与所述定位板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基准槽与所述第二基准杆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台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路基上方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中心内嵌有灌浆头,所述灌浆头顶面与所述支撑柱顶面等高设置;所述灌浆头中心竖直方向开设有灌浆主通道,所述灌浆头底部开设有若干灌浆分流通道,所述灌浆主通道与若干所述灌浆分流通道连通;所述支撑柱顶面等距离开设有若干分流槽,若干所述分流槽与若干灌浆分流通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11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试剂控制单元
- 下一篇:文本识别模型的训练方法及装置、文本识别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