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施工缝的修补结构及其修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0743.2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6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朱慧娟;肖进军;祝微;李勇;周智奇;李长林;祖志甫;欧阳俊;舒光郧;闻正高;丁欧;刘洋;张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天衡工程建设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张晓冬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施工 修补 结构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混凝土施工缝的修补结构,所述混凝土施工缝由第一混凝土结构面和第二混凝土结构面相对间隔构成,所述修补结构用于对所述混凝土施工缝进行补强工序,所述补强工序包括:对构成所述混凝土施工缝的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面与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面的相对侧壁进行凿毛处理;对所述混凝土施工缝进行浇筑,形成填充于所述混凝土施工缝内的连结体;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捣振工序,所述捣振工序包括:在所述混凝土施工缝内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在位于所述混凝土施工缝内的混凝土结构上设置多个捣振点位,并进行捣振,每个捣振点位的距离为300~400mm;捣振过程中,快速使捣振工具与捣振点位接触,然后以低于捣振工具接触捣振点位的时间匀速拔出;对所述连结体进行覆盖养护工序;对完成覆盖养护工序后的连结体以及第一混凝土结构面与第二混凝土结构面进行补强;对所述混凝土施工缝进行浇筑还包括,浇筑时向所述浇筑的混凝土里添加补偿收缩混凝土;所述修补结构应用于所述混凝土施工缝的后浇结构面处,其特征在于,所述修补结构包括:
防护层,贴合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施工缝的外侧,包覆连接于第一混凝土结构和第二混凝土结构,并将混凝土施工缝包覆在内,用于增强所述混凝土施工缝后浇结构面处的抗拉强度;
所述防护层为碳纤维布;
所述碳纤维布包括:
粘贴部,其贴合覆盖粘连在所述混凝土施工缝的外侧;
固定部,与所述粘贴部一体连接,所述碳纤维布的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粘贴部的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面上或者第二混凝土结构面上进行固定;
所述固定部的结构面上间隔设置隔离条,所述隔离条为:将所述碳纤维布的固定部分割成多条间隔的结构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天衡工程建设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天衡工程建设咨询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074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