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尺度的含水合物多孔介质热导率的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0385.5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5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勇;王启林;魏伟;赵良;王子明;宋永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G01N25/18;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陈玲玉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度 水合物 多孔 介质 热导率 计算方法 | ||
1.一种跨尺度的含水合物多孔介质热导率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1,构建含水合物多孔介质的立方晶胞物理模型:颗粒位于立方晶胞中心;水合物呈现颗粒包裹型、孔隙填充型形态;所述颗粒包裹型为,颗粒表面由内向外依次是水合物、水和气;所述孔隙填充型为,颗粒表面由内向外依次为水、气体和水合物;计算获得模型孔隙度与每一相的饱和度;
步骤2,将含水合物多孔介质的立方晶胞物理模型划分为两个以上的区域,利用傅里叶导热定律计算每一个区域的热通量,各区域加和得到总热通量,再求出导热系数的解析解;由n个圆柱环将含水合物多孔介质的立方晶胞物理模型划分为n+1个区域,其中n≥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尺度的含水合物多孔介质热导率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呈现均匀的球体或正方体棱切球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尺度的含水合物多孔介质热导率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水合物呈现颗粒包裹型时,水合物和水呈现均匀球壳;当水合物呈现孔隙填充型时,水和气呈现均匀球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尺度的含水合物多孔介质热导率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半径大于等于立方晶胞物理模型的边长的1/2倍,小于等于立方晶胞模型的边长的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尺度的含水合物多孔介质热导率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水合物呈现颗粒包裹型时,立方晶胞物理模型的边长的1/2倍≤水合物形成的球壳半径≤水形成的球壳≤立方晶胞模型的边长的倍;当水合物呈现孔隙填充型时,立方晶胞物理模型的边长的1/2倍≤水形成的球壳半径≤气形成的球壳≤立方晶胞模型的边长的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尺度的含水合物多孔介质热导率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通过含水合物多孔介质的立方晶胞物理模型通过计算,其中1≤i≤n+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尺度的含水合物多孔介质热导率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若为颗粒包覆型,沿z方向在物理模型上施加温差ΔT,发生热传导;在热传导过程中,x和y方向的热通量忽略不计;根据傅立叶定律,立方晶胞的热导率表示为:
其中,l为模型长度的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038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