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收集产气的电絮凝臭氧耦合污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9903.1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1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季献华;李武林;姜勇;姚志全;李宽;徐俊秀;王辰;张峰;沈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京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B01D5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吴倩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集 絮凝 臭氧 耦合 污水处理 装置 | ||
1.一种收集产气的电絮凝臭氧耦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22),所述装置本体内设置有电子絮凝单元(23),所述电子絮凝单元下方设置有活性炭填料区(2),所述活性炭填料区下方设置有污水进水管(1),所述活性炭填料区内部设置有曝气装置(6),所述活性炭填料区上方设置有电子絮凝模块(3),所述电子絮凝模块上方设置有气体收集装置(7),所述气体收集装置设置于装置本体上方,所述气体收集装置的顶部通过引风机与空气压缩机(8)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与气体分离单元(24)相连接,所述电子絮凝单元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折流区(14)相连接设置于折流区的左侧上方,所述折流区(14)包括第一折流区以及斜板澄清区,所述第一折流区(27)和斜板澄清区(15)之间通过折流板(25)进行连接,所述折流板设置为与装置本体顶部以及前后侧边固定连接,底部开口结构,所述斜板澄清区上方设置有清水溢流管口(20),所述斜板澄清区底部设置有排泥口(18),右侧边下方设置有放空口(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收集产气的电絮凝臭氧耦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6)通过进气管(5)与臭氧发生器(4)的出气口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收集产气的电絮凝臭氧耦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的左侧上方设置有溢流排渣口(21),所述溢流排渣口(21)与浮渣排泥管相连接,通过浮渣排泥管(17)将电子絮凝产生的悬浮物浮渣的排出装置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收集产气的电絮凝臭氧耦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澄清区包括设置于折流板以及装置本体的右侧壳体之间的六边管(26),所述六边管在斜板澄清区设置为两组,且两组摆放方向相反,每组六边管高度为1m,倾斜角为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收集产气的电絮凝臭氧耦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絮凝单元底部设置有电子絮凝区的右侧底部设置有排泥管(16),将电子絮凝模块和活性炭截留污泥的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收集产气的电絮凝臭氧耦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离单元(24)包括复合中空纤维分子膜筛(10)、氢气储罐(11)、中间气体储罐(9),从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出来的气体通过管道进入复合中空纤维分子膜筛中,所述复合中空纤维分子膜筛(10)通过底部氢气输送管道(13)与氢气储罐(11)相连接,所述复合中空纤维分子膜(10)筛通过底部的气体管道与中间气体储罐(9)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收集产气的电絮凝臭氧耦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气体储罐(9)底部设置有氧气源管道(12),所述氧气源管道用于将中间气体储罐中的氧气和臭氧导入臭氧发生器(4)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京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京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99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