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壳体及血氧仪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9614.1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9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章年平;龚大成;黄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金亿帝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455 | 分类号: | A61B5/1455;A61B5/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岳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血氧仪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体及血氧仪,所述壳体中设置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中沿轴向并列设置有第一瓣门和第二瓣门;所述第一瓣门包括多个首尾相接、连成一圈的第一瓣片,且所述第一瓣门中形成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二瓣门包括多个首尾相接、连成一圈的第二瓣片,且所述第二瓣门中形成有第二过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瓣片之间的第一缝隙,沿所述容置孔的轴向的投影,落在所述第二瓣片上。本发明的壳体在工作状态时,能够有效地阻挡外界光线进入壳体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壳体及血氧仪。
背景技术
目前,为将血氧仪穿戴在手指上,会在血氧仪的壳体上开设容纳手指的容置孔,而光电传感器发出的光会穿过容置孔,从而对容置孔中的手指进行检测。
现有的血氧仪在检测时,外界的光线容易从容置孔的一端或两端进入到容置孔中,干扰检测。在相关技术中,为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会提高光电传感器的发光功率,以增强检测信号,削弱外界光线的干扰。然而,提高发光功率的同时也会增加功耗,能源损耗加剧,且外界光线的干扰只是相对削弱,并未有实质性的解决,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仍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壳体,在工作时能够有效地阻挡外界光线进入壳体内。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壳体的血氧仪。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壳体,所述壳体中设置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中沿轴向并列设置有第一瓣门和第二瓣门;所述第一瓣门包括多个首尾相接、连成一圈的第一瓣片,且所述第一瓣门中形成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二瓣门包括多个首尾相接、连成一圈的第二瓣片,且所述第二瓣门中形成有第二过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瓣片之间的第一缝隙,沿所述容置孔的轴向的投影,落在所述第二瓣片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壳体,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容置孔中沿轴向并列设置有第一瓣门和第二瓣门,第一瓣门中形成有第一过孔,第二瓣门中形成有第二过孔,由此用户的手指穿过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后,便可进入到容置孔中,进行检测;第一瓣门包括多个首尾相接、连成一圈的第一瓣片,第二瓣门包括多个首尾相接、连成一圈的第二瓣片,也即手指穿设在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中时,第一瓣片、第二瓣片均环绕手指;相邻两个第一瓣片之间的第一缝隙,沿容置孔的轴向的投影,落在第二瓣片上,也即第一瓣门的第一缝隙对准第二瓣片的第二瓣片,外界光线经过第一瓣门和第二瓣门时,被有效地遮挡住,难以进入到容置孔中,从而保证容置孔的检测环境。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容置孔为盲孔,所述第一瓣门和所述第二瓣门设置在所述容置孔的开口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容置孔为通孔,所述容置孔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瓣门和所述第二瓣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容置孔的孔径可调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容置孔的侧壁具有可沿所述容置孔的径向张开或折叠的弹性皱褶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的材质为硅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血氧仪,包括上述的壳体,还包括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包括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所述光发射器的出光光路经过所述容置孔,所述光接收器能够接收所述光发射器发出的光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血氧仪,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外界光线被第一瓣门和第二瓣门有效地阻挡,光接收器所接收到的光线基本上是光发射器发出的光线,血氧饱和度检测准确,光电传感器的发光功率无需过度提高,能源得以节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电路板和显示屏,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显示屏电连接,所述光发射器和所述光接收器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金亿帝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金亿帝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96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细蚝基纤维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阿莫西林颗粒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