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霉的抗菌活性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9251.1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83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应烙;刘丽君;邵明伟;尹彩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9/42;A01N63/38;A01P3/00;C12R1/8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活性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绿木霉的抗菌活性及其应用,本发明黄绿木霉,是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的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4267的黄绿木霉QTYC44。本发明所述黄绿木霉菌对黄瓜枯萎病菌、小麦赤霉菌和烟草赤星病菌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对黄瓜枯萎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具有较好的几丁质酶酶活性,可以制备生防菌剂,防治真菌病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木霉Trichoderma sp.QTYC44菌株的抗菌活性应用。
背景技术
木霉属(Trichoderma spp.)真菌归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木霉属。木霉属真菌种类丰富,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植物周围等环境中。木霉是一类多功能环境友好型真菌,广泛应用于农业、植保、环保等领域。
本发明木霉来自黄蜻幼虫肠道,昆虫肠道是微生物最重要的定殖场所,昆虫肠道一系列特征有利于微生物的定殖,包括有利于与摄食相关的微生物的定殖,肠道的营养可用性强,没有外部环境那样的压力(比如干燥、紫外线等)。不同的昆虫肠道形态和理化性质差异很大,这些因素对微生物群落结构有很大影响。肠道共生菌在与宿主昆虫密切共生,在长期自然选择和协同进化中,形成了其独特的特点
近年来,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坏境污染和致病菌的耐药性。为了避免人类的健康受到威胁,寻找具有新结构特征或新作用特点的药源化合物成为应对病原菌快速变化的主要方法。昆虫共生菌在与宿主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具备了特殊的代谢途径,是新型生物农药研发的宝贵资源库。因此,从昆虫肠道共生菌中分离得到结构新颖的抗菌活性物质则是当前绿色农业的手段之一。
发明内容
本文提供了的木霉Trichoderma sp.QTYC44菌株的抗菌活性应用。
本发明所述木霉(Trichoderma sp.)QTYC44菌株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M 2014267,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
本发明所述木霉Trichoderma sp.QTYC44的基本培养形态为:在PDA培养基上菌株QTYC44在PDA平板上25℃培养三天后菌落直径大于65mm,完全覆盖培养皿,最佳生长温度为25℃-36℃,培养基上有浅黄绿色色素生成,7天后转变为绿色。无明显气味,无扩散色素。菌丝稀少,分生孢子3天后形成。首先生出细小分枝,接着长出浅绿色细小颗粒。分生孢子梗无色,二级分支,分生细胞特化为瓶颈状。分生孢子单孢,无色,圆形至椭圆形,3-4×2-2.5μm。菌丝无色,有隔,约1.5-3μm宽。厚垣孢子2周后出现,终端着生,光滑,球形或哑铃型,6-6.5×5-6μm。
本发明提供了木霉Trichoderma sp.QTYC-44的抗菌活性成分几丁质酶。
本发明提供了木霉Trichoderma sp.QTYC-44的抗菌活性应用。
培养基配方如下
PDA/PD:土豆200.0g,葡萄糖20.0g,琼脂粉15-20g,1L蒸馏水。不加琼脂粉为PD液体培养基。
MYG:葡萄糖10g,麦芽糖5g,酵母膏5g,1L蒸馏水。
几丁质酶诱导培养基:硝酸铵3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0.65g,硫酸亚铁0.15g,胶体几丁质9g,加蒸馏水至1L。
几丁质酶诱导培养基中的胶体几丁质的制备方法:称取几丁质粉末12g倒入在三角瓶中,在通风厨中缓缓向三角瓶倒入100mL浓盐酸,三角瓶放置在冰盒中进行降温,用玻璃棒搅拌30min,在4℃冰箱中静置24h,将样品加入到3L无菌水中,4℃冰箱内静置12h后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调pH值为7,然后用布什漏斗过滤出上清液,再用无菌水清洗三遍,获得约9g胶体几丁质。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92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