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CIe测试治具Lane自动切换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8298.6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0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余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精泰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3/50 | 分类号: | H04L43/50;H04L43/12;G01R31/00;G01R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吴珊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福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ie 测试 lane 自动 切换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PCIe测试治具Lane自动切换方法及装置,属于PCIe接口测试技术的领域,自动切换包括以下步骤:S1:将测试治具接到待测背板的PCIe接口上;S2:将测试治具、多路切换开关、示波器、MCU和上位机连接好,其中,测试治具lane1‑laneN的信号线分别和多路切换开关的输入口一一对应连接;S3:进入lane测试,示波器抓取测试波形,并将测试波形发送给上位机;S4:是否完成测试,若是则进入S5,若否,则返回S3;S5:上位机发送切换指令给MCU,MCU控制多路切换开关切换到下一个lane数据信号输出;S6:重复S3‑S5步骤,直到完成所有lane的测试。本申请具有提高了测试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PCIe接口测试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PCIe测试治具Lane自动切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PCI Express(简称:PCIe)是为解决PCI总线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新型总线,采用串行方式,并且真正使用“电压差分传输”,即是两条信号线,以相互间的电压差作为逻辑“0”、“1”的表示,以此方式传输可以提升传输频率,使信号容易读取,降低噪声影响。
标准PCIe接口的类型有x16、x8、x4和x1,其中,x16有16个Lane,x8有8个Lane,x4有4个Lane。目前的测试治具对PCIe接口进行测试时,将Lane和示波器连接,通过示波器查看波形是否正常。对多个Lane进行测试时,测试完一个Lane后,需要手动更示波器的测试探头,使下一个Lane和示波器连接,然后再进行下一个Lane的测试。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面对多个PCIe接口进行测试时,手动更换插头的位置会导致测试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测试效率,本申请提供了一种PCIe测试治具Lane自动切换方法及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PCIe测试治具Lane自动切换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PCIe测试治具Lane自动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测试治具接到待测背板的PCIe接口上;
S2:将测试治具、多路切换开关、示波器、MCU和上位机连接好,其中,测试治具lane1-laneN的信号线分别和多路切换开关的输入口一一对应连接;
S3:进入lane测试,示波器抓取测试波形,并将测试波形发送给上位机;
S4:是否完成测试,若是则进入S5,若否,则返回S3;
S5:上位机发送切换指令给MCU,MCU控制多路切换开关切换到下一个lane数据信号输出;
S6:重复S3-S5步骤,直到完成所有lane的测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多个Lane的Data信号用线缆连接到多路切换开关上,通过MCU控制多路切换开关实现把不同Lane的Data信号连接到示波器进行测试,完成自动切换,不需要手动切换lane,提高了测试效率。上位机对测试波形进行保存,便于后续查看。
可选的,在S2中,具体包括:
S21:将测试治具上lane1-laneN的信号线分别和多路切换开关的J1-JN接口连接;
S22:多路切换开关的公共端C和示波器连接,多路切换开关的控制端DB9和MCU连接;
S23:MCU通过串口与上位机通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多路切换开关、示波器和MCU连接起来,使其能顺利进行测量。测量时,MCU通过多路开关的控制端来控制多路开关进行切换,进行下一lane的测试。
可选的,所述测试治具通过SMP线缆和多路切换开关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精泰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精泰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82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及钠离子电池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半自主B超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