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复合材料氟聚合物隔膜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7486.7 | 申请日: | 2014-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1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C.哈蒙;M.斯坦加;R.皮耶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尔维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403 | 分类号: | H01M50/403;H01M50/446;H01M50/44;H01M50/431;H01M50/451;H01M50/454;H01M50/42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林毅斌 |
地址: | 比利时***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复合材料 聚合物 隔膜 | ||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固体复合材料隔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提供液体组合物(L),该液体组合物包含以下各项,优选由以下各项组成:‑至少一种包含一个或多个主链以及一个或多个侧官能团的氟聚合物(F),‑任选地,至少一种具有式(I)的金属化合物(M):X4‑mAYm,‑至少一种无机填充剂[填充剂(I)],以及‑液体介质(L);(ii)提供由一组或多组聚合物纤维制成的多孔衬底(P)层;(iii)将该组合物(L)施用到该衬底(P)上,由此提供湿衬底(P‑W);(iv)干燥并且然后,任选地,固化该在步骤(iii)中提供的衬底(P‑W),由此提供固体复合材料隔膜;并且(v)任选地,使该在步骤(iv)中提供的固体复合材料隔膜经受压缩。本发明还涉及通过所述方法可获得的固体复合材料隔膜,并且涉及该固体复合材料隔膜在电化学装置中的用途。
本申请是以下申请的分案申请:申请日:2014年8月5日;申请号:2014800449324;发明名称:“固体复合材料氟聚合物隔膜”的分案申请。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8月12日提交的欧洲申请号13180028.6的优先权,出于所有的目的将此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固体复合材料氟聚合物隔膜的方法,涉及由所述方法可得的固体复合材料氟聚合物隔膜,并且涉及该固体复合材料氟聚合物隔膜在电化学装置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在电化学装置中,特别是在充电电池中使用的隔膜,主要用于物理地并且电地分离电化学电池的阳极与阴极,同时允许电解质离子流过其中。
隔膜必须对于电解质和电极材料是化学和电化学稳定的并且必须是机械强的以便承受在电池组装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高张力。
此外,它们的结构和特性显著影响电池性能,包括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以及安全性。
对于高的能量和功率密度,隔膜需要是非常薄的并且高度多孔的同时仍然保持机械地强的。
对于电池安全性,当发生过热(使得热失控,引起隔膜的尺寸收缩或熔融(这导致电极的物理接触))时该隔膜应该能够关闭电池,并且可以避免所产生的内部短路。
此外,高的能量和功率密度要求隔膜的低厚度。然而,这不利地影响隔膜的机械强度以及由此提供的电池的安全性。
无机复合材料膜已经被广泛用作用于电化学装置(包括充电电池,特别是锂离子电池)的隔膜。
多种无机填充剂材料已经长期用于制造无机复合材料膜,其中无机颗粒遍及聚合物粘合剂基质分布。
虽然无机复合材料膜提供了优异的通过电解质的湿润度、良好的在高温下的热稳定性和零尺寸收缩,但是它们通常机械强度不足以承受在电池卷绕和组装中的处理。
特别地,在卷绕电化学电池中使用的隔膜要求高的混合穿透强度以避免电极材料通过该隔膜的穿透。如果来自电极的微粒材料穿透该隔膜,将导致短路。
在许多情况下,无机复合材料膜含有非常高含量的无机填充剂材料。在一些情况下,如此获得的无机复合材料膜展示了差的机械强度。
因此,一个具体的挑战是提供多层复合材料膜,这些多层复合材料膜具有可接受的厚度以便适当地用作电化学装置中的隔膜。
可以使用多个涂覆步骤获得多层复合材料膜。然而,多个步骤不利地增加了加工成本。
因此,在本领域中对于用于制造固体复合材料隔膜的替代方法以及固体复合材料隔膜仍存在需求,这些固体复合材料隔膜具有高的孔隙率和因此高的离子导电率以便适当地用作电化学装置中的隔膜同时在其组装和/或操作期间维持出色的热机械特性。
发明概述
现在已经出人意料地发现,本发明的固体复合材料隔膜有利地被赋予了增强的热-机械特性以便适用于电化学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尔维公司,未经索尔维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74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