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节能式煲汤方法及专用锅盖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4764.3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0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宁;李彬;刘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J36/06 | 分类号: | A47J36/06;A47J36/38;A47J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王妮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式煲汤 方法 专用 锅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式煲汤方法及专用锅盖,涉及家用厨具设计领域技术领域。一种高效节能式煲汤方法通过双层形式的锅盖,食物在加热过程中热水蒸气进入双层锅盖内,在上层锅盖的表面冷凝,减小锅内温度差梯度,使得整个过内部空间都处于高温区域,加快锅内分子运动速率和反应速率,进而提高能量利用率,节约能量,同时在不加热时,能够避免外界低温气体直接进入到锅内,提高其保温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高效节能式煲汤专用锅盖由上锅盖、上锅盖排气孔、下锅盖、下锅盖气孔组成的结构,实现热蒸汽在上锅盖内表面冷凝,而不是直接外溢,实现下锅内低温差煲汤,加快锅内反应速率,减少煲汤时间,节约能量,并保证汤的风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烹饪加工领域,尤其针对于需要特定风味长时间烹饪汤类食物加工,设计了一种高效节能式煲汤方法及专用锅盖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为了品尝到更具有风味的食物,对食物的制做要求逐渐提高,例如,为了煲各种风味的汤,使得食材在高温发生反应,这个过程可能会使用小火慢慢加热几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在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能源来提供热量,以保证锅内温度,然而这个过程中能量的利用率较低,一部分能量在食物受热后会随着水蒸气的溢出散入空气中,使得锅内下层和上层有较大的温度差,及时加大加热器功率,只会使得热水蒸气带走的能量更多,能量利用率更低。
因此,亟需一种的高效节能式煲汤方法及专用锅盖,能够避免热水蒸气直接外溢,降低锅内温度差,提高锅内反应速率,缩短食物烹饪时间,节约能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的高效节能式煲汤方法及专用锅盖,通过双层锅盖形成一个空间,使得热水蒸气在该空间内冷凝,避免水蒸气直接外溢,以实现降低锅内温度差,提高锅内反应速率,缩短食物烹饪时间,节约能源并保证食物的风味。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节能式煲汤方法及专用锅盖,由上锅盖3和下锅盖7连接在一起,中间形成一个空间,食物受热后产生水蒸气通过下锅盖气孔8进入到空间内,大部分热水蒸气进入空间内在上锅盖的表面冷凝成液滴5,只有少部分热水蒸气从上锅盖排气孔6溢出,避免热水蒸气直接排除,降低锅内的温度差,使得锅内整体温度较高,加快锅内反应速率,缩短加热时间,节约能源,同时在不加热时,能够避免外界低温气体直接进入到锅内,提高其保温效果。
作为优选,上锅盖3、下锅盖7用导热性较差的材料制成,上锅盖2上有上锅盖排气孔6,下锅盖7上有下锅盖气孔8,下锅盖气孔8能实现高温热水蒸气进入锅盖空间内部,上锅盖排气孔6能够实现未能冷凝的水蒸气排出,避免锅内压力过大。
作为优选,上锅盖排气孔6、下锅盖气孔8的位置不在同一轴线上,避免热蒸汽直接溢出,上锅盖排气孔6直径小于所述下锅盖气孔8直径,能更好地减少气体溢出。
作为优选,上锅盖3与下锅盖7通过螺纹连接,实现调节封闭空间的大小,以及便于拆装清洗所述上锅盖3、下锅盖7表面油迹。
作为优选,还包括锅体1、锅体把手2、锅盖把手4、加热器10等,加热器10被配置加热食物。
作为优选,锅体1与上锅盖3上分别有绝热材料制成锅体把手2与锅盖把手4,便于高温锅体、锅盖的移动,同时在上锅盖3和锅体1接触表面有环状弧形凸起,便于所述锅体1与所述上锅盖3严密贴合,实现较好的密封,同时能够保证锅内具有一定压时锅盖不被气体冲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高效节能式煲汤方法及专用锅盖,通过上、下锅盖组成带有内部空间的整体锅盖,食物在受热后,热水蒸汽会使得锅内压力上升,促使其热水蒸气通过下锅盖气孔,进入锅盖内部空间,在上锅盖表面冷凝,而非直接溢出空气内,降低锅内温度差,整体锅内温度,加快锅内食物反应速率,进而缩短加热时间和节约能源。同时通过双层锅盖能够在不加热时减小热能向空气中散发,有更好地保温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47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培养人参干细胞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培养人参干细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