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的大跨度现浇梁模板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3355.1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3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珏;陈龙;崔登云;田岱松;颜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4 | 分类号: | E04G13/04;E04G17/00;E04G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跨度 现浇梁 模板 加固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的大跨度现浇梁模板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包括用于安装在两个装配梁体端部形成浇筑空间的两个侧模板和两个用于对所述侧模板进行位置固定的组合式加固结构,所述组合式加固结构包括底座固定件和设置在所述底座固定件上的调节锁定件,本发明通过两个组合式加固结构与装配梁体连接固定,通过装配梁体本身的稳定性保证对于侧模板加固的稳定性,其次通过底座固定件与装配梁体连接,并通过调节锁定件与侧模板组合并进行力的施加,避免了对浇筑段结构的破坏和影响而导致浇筑质量产生问题,其次通过设置的底座固定件对侧模板具有更加稳定的力的施加,侧模板在浇筑时稳定性更好,避免浇筑时发生泄漏等问题影响浇筑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的大跨度现浇梁模板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梁是由支座支承,且承受的外力以横向力和剪力为主并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构件,用于承托建筑物上部构架上构件和屋面的全部重量,梁在施工时有装配式梁和现浇梁两种施工方式,装配式梁即将梁体横向分片或纵向分段在工厂预制或者现场预制,产品合格后吊装到现场进行安装,现浇梁则是在现场安装模板并通过混凝土进行浇筑。
在装配式梁进行吊装安装时,梁的端部吊装至基座上进行安装就位,并在两段梁体的端部的接缝处安装模板进行接缝浇筑,完成对整个装配式梁体的固定安装,在对接缝处进行浇筑时需要固定模板形成浇筑腔用于填充混凝土,在安装两侧的模板时一般是通过螺栓进行锁紧固定或者通过步步紧进行固定,但螺栓在拆除时会产生孔洞需要进行填补,且对浇筑段的整体结构产生影响,其次两种方式均缺少外部施加力的结构,仅通过在模板处进行力的施加导致稳定性较差,导致接缝处浇筑质量较差影响梁体安全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装配式的大跨度现浇梁模板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的大跨度现浇梁模板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模板在加固时会对浇筑段结构产生破坏以及缺少外部结构进行力的施加造成稳定较差导致浇筑段的浇筑质量较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的大跨度现浇梁模板加固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两个装配梁体端部形成浇筑空间的两个侧模板和两个用于对所述侧模板进行位置固定的组合式加固结构,且通过两个所述组合式加固结构共同在多个方向对所述侧模板位置调整后进行组合固定;
所述组合式加固结构包括底座固定件和设置在所述底座固定件上的调节锁定件,且通过所述底座固定件与所述装配梁体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调节锁定件调节所述侧模板位置进行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固定件包括连接底板和沿所述连接底板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调节滑槽,所述调节滑槽内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对称螺纹连接有与所述调节滑槽内部滑动连接的两个侧边压板,且所述调节锁定件设置在两个所述侧边压板上,每个所述侧边压板上均设置有用于对两个所述侧边压板端部进行固定的下压件,且通过两个所述下压件和所述第一螺杆共同固定两个所述侧边压板至所述装配梁体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压件包括沿长度方向开设在所述侧边压板上的条形滑槽和设置在所述侧边压板外侧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上螺纹连接有与所述条形滑槽内部滑动连接并延伸至另一侧的下压板,所述下压板的端部设置有螺纹连接块,且对应两个所述螺纹连接块通过锁紧螺栓连接固定两个所述侧边压板至所述装配梁体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压板包括条形板体和对称开设在所述条形板体上的两个内凹槽,且所述条形滑槽的侧壁滑动卡设在对应的所述内凹槽内,每个所述内凹槽的内壁均设置有条形凸起,所述侧边压板的外壁上开设有两个与对应所述条形凸起滑动连接的限位滑槽,且通过所述限位滑槽与所述条形凸起配合连接限制所述下压板的运动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33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