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海雷达目标检测精细化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3228.1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9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宁波;黄勇;丁昊;董云龙;关键;王国庆;于恒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航空作战勤务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G06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杨明月 |
地址: | 264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达 目标 检测 精细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海雷达目标检测精细化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探测区域;将所述目标探测区域的探测距离与预先设定的探测距离界线进行比较,当所述目标探测区域的探测距离位于所述探测距离界线之外时,确认所述目标探测区域为第一区域;从所述第一区域的多维数据空间中提取特征数据,将所述特征数据与预设的特征判断域中的数据进行比较,获取所述第一区域的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特征判断域是基于历史海杂波数据生成的。本发明通过辨识细化探测场景和动态划分区域的方式,增强了目标检测方法的针对性,同时提升了目标检测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目标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对海雷达目标检测精细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对海监视雷达在打击海上违法犯罪活动、海上搜救、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渔业管理等任务中具有广泛应用,但由于海洋探测场景复杂多变,强海杂波与小目标紧耦合,同时随着无人艇、无人机群等技术快速发展,传统对海监视雷达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
传统对海监视雷达的目标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基于能量大小比较的检测方法,另一种是基于特征差异的检测方法。目前,现有技术中发展出了一系列的目标检测方法,但每种目标检测方法只适用于单一的探测场景,然而对海监视雷达的实际探测场景,是由海面、岛屿、陆海交界组成的复杂、非均匀探测场景,且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的非均匀特性,如果仅采用一种目标检测方法难以适应众多复杂的非均匀探测场景,另外为了使目标检测方法在众多复杂场景下能够正常工作,往往需要牺牲最佳检测性能,使目标检测性能进行折中以适配于众多复杂探测场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海雷达目标检测精细化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对海监视雷达可以应用于复杂非均匀的探测场景中且能够保证目标检测性能的技术问题,以实现增强目标检测方法的针对性和提升目标检测性能的目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海雷达目标检测精细化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探测区域;
将所述目标探测区域的探测距离与预先设定的探测距离界线进行比较,当所述目标探测区域的探测距离位于所述探测距离界线之外时,确认所述目标探测区域为第一区域;
从所述第一区域的多维数据空间中提取特征数据,将所述特征数据与预设的特征判断域中的数据进行比较,获取所述第一区域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特征判断域是基于历史海杂波数据生成的。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海雷达目标检测精细化处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探测区域;
第一辨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探测区域的探测距离与预先设定的探测距离界线进行比较,当所述目标探测区域的探测距离位于所述探测距离界线之外时,确认所述目标探测区域为第一区域;
检测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区域的多维数据空间中提取特征数据,将所述特征数据与预设的特征判断域中的数据进行比较,获取所述第一区域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特征判断域是基于历史海杂波数据生成的。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其中,
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上任一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任一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航空作战勤务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航空作战勤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32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