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承压设备耐压密封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9408.2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5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邢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都美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32 | 分类号: | G01M3/32;G01N3/02;G01N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恒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8 | 代理人: | 王从友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杭州市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耐压 密封 测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承压设备耐压密封测试领域,尤其是一种承压设备耐压密封测试系统,包括监控台、地面控制柜、负载设备、电动试压泵、液压管路和耐压密封仓,耐压密封仓包括堵头、耐压密封仓筒体、连接器、连接套和第一法兰盘;耐压密封仓筒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所述堵头,另一端通过螺纹可拆卸式连接安装所述连接套,第一法兰盘通过螺栓设置在连接套的外侧端部,在耐压密封仓筒体内部形成用放置承压设备的密封空腔;第一法兰盘上设置有穿孔,连接器通过第二法兰盘固定在穿孔的内侧。本专利在耐压密封仓上设置连接器,通过连接器将仓内被测物的数据传输到外部,耐压密封仓结构合理,能进行长时间保压测试和实时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承压设备耐压密封测试领域,尤其是一种承压设备耐压密封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油气资源的不断开采,油气资源越来越缺乏,目前开采的油井都较深,深度在1000~1500米。深油井的井液会产生很高的液体压强,用于井下采油的井下驱动器对耐压密封要求高。现有的耐压密封性测试方法是将被测物体放入耐压密封测试仓内,仅对被测物体进行耐压密封测试。井下驱动器耐压密封测试,需在外部有压力的情况下,几天或几个月长期的工作状态下,进行实时在线测试。
现有的测试方法不能满足测试要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耐压密封测试仓没有仓外引出连接线,不能给仓内测试的物体提供电源和信号输入输出,被测物体压力只能短时间保压测试,不能带外部压力,长时间保压测试和实时测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压设备耐压密封测试系统,在耐压密封仓上设置连接器,通过连接器将仓内被测物的数据传输到外部,耐压密封仓结构合理,能进行长时间保压测试和实时测试。
为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施:
一种承压设备耐压密封测试用耐压密封仓,耐压密封仓包括堵头、耐压密封仓筒体、连接器、连接套和第一法兰盘;所述耐压密封仓筒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所述堵头,另一端通过螺纹可拆卸式连接安装所述连接套,所述的第一法兰盘通过螺栓设置在连接套的外侧端部,在耐压密封仓筒体内部形成用放置承压设备的密封空腔,耐压密封性压强≥50MPa;所述堵头上设置有与液压管路连接的注油孔,连接套上设置有排油孔,排油孔上安装有三通,三通连接设置有连接测试系统的压力变送器和用于连接液压管路的回油管,回油管上设置有压力表和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法兰盘上设置有穿孔,所述的连接器通过第二法兰盘固定在穿孔的内侧,连接器的内侧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承压设备电源和数据传输接口的连接导线,连接器的外侧端有用于连接测试系统的连接导线。
作为优选,连接套和第一法兰盘之间以及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之间通过O型圈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堵头焊接或者螺纹与耐压密封仓筒体相连接。
作为优选,耐压密封仓材质为P110无缝管,材料屈服强度σS为758-965Mpa。
一种承压设备耐压密封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监控台、地面控制柜、负载设备、电动试压泵、液压管路和上述的耐压密封仓,地面控制柜内设置控制系统,所述负载设备、电动试压泵和耐压密封仓上的压力变送器均连接至控制系统,所述连接器连接至负载设备,控制系统连接至监控台;系统工作时,将承压设备放到耐压密封仓的密封空腔中并密封耐压密封仓,连接器的连接导线连接到承压设备上,电动试压泵将变压器油注入耐压密封仓,对耐压密封仓加压,连接器将承压设备的数据传输到地面控制柜中的控制系统,监控台显示控制系统中的数据。
作为优选,电动试压泵包括油箱、机座、电机、油泵、阀座、溢流阀、安全阀、电接点压力表、止回阀、手动卸压阀、第二电磁阀和控制系统;油箱与回油管相连;油箱的上部固定安装机座;电机和油泵固定在机座上;电机驱动油泵动作;阀座设置在油泵上;阀座上分别安装溢流阀、安全阀、电接点压力表、止回阀、手动卸压阀和第二电磁阀。
作为优选,油箱的上方设置操作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都美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都美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94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