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发酵罐用底部淤泥控制排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17437.5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5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谢书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兆迪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4 | 分类号: | C02F11/0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兴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8 | 代理人: | 易敏 |
地址: | 623000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发酵 底部 淤泥 控制 排出 装置 | ||
1.一种水泥发酵罐用底部淤泥控制排出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支撑槽框(1)、第一支持架(2)、第二支撑架(3)、淤泥厚度感知组件(4)、切换组件(5)和排淤组件(6),支撑槽框(1)上联接有第一支持架(2),支撑槽框(1)上具有矩形槽,第一支持架(2)上联接有第二支撑架(3),淤泥厚度感知组件(4)设于第一支持架(2)上,切换组件(5)设于淤泥厚度感知组件(4)上,排淤组件(6)设于第一支持架(2)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发酵罐用底部淤泥控制排出装置,其特征是:淤泥厚度感知组件(4)包括有电机(41)、传动花键轴(42)、推动板架(43)、第一弹簧(44)、第一限位架(45)、第二弹簧(46)、卡柱架(47)、第三弹簧(48)、第二限位架(49)、摆动板(410)和第一花键轴套(411),第一支持架(2)上固定安装有电机(41),电机(41)上联接有传动花键轴(42),第二支撑架(3)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推动板架(43),推动板架(43)贯穿第二支撑架(3),推动板架(43)上联接有第一弹簧(44),第一弹簧(44)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架(3)联接,推动板架(43)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限位架(45),第一限位架(45)与推动板架(43)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46),第一限位架(45)上通过上下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卡柱架(47),卡柱架(47)与推动板架(43)限位配合,卡柱架(47)上联接有第三弹簧(48),第三弹簧(48)另一端与第一限位架(45)联接,第一支持架(2)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第二限位架(49),第二限位架(49)与卡柱架(47)滑动式配合,第一限位架(45)上转动式连接有摆动板(410),第二限位架(49)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花键轴套(411),第一花键轴套(411)与传动花键轴(42)滑动式配合,第一花键轴套(411)与摆动板(410)活动式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泥发酵罐用底部淤泥控制排出装置,其特征是:切换组件(5)包括有第二花键轴套(51)、第一直齿轮(52)和第二直齿轮(53),第二限位架(49)上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花键轴套(51),传动花键轴(42)贯穿第二花键轴套(51),第二花键轴套(51)上联接有第一直齿轮(52),第二限位架(49)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二直齿轮(53)。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泥发酵罐用底部淤泥控制排出装置,其特征是:排淤组件(6)包括有转动架(61)、连接板(62)、双板架(63)和滑轨架(64),第一支持架(2)上转动式连接有转动架(61),转动架(61)上通过卡柱连接有连接板(62),连接板(62)另一端通过卡柱与第二直齿轮(53)连接,支撑槽框(1)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双板架(63),双板架(63)上固定连接有滑轨架(64),滑轨架(64)与转动架(61)限位配合。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泥发酵罐用底部淤泥控制排出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防过稠组件(7),防过稠组件(7)设于支撑槽框(1)上,防过稠组件(7)包括有拨动架(71)、第一推动柱(72)、支撑框(73)、楔形块(74)和第四弹簧(75),支撑槽框(1)上转动式连接有拨动架(71),拨动架(71)上通过中心散射的方式连接有第一推动柱(72),双板架(63)上联接有支撑框(73),支撑框(73)部分为空心,支撑框(73)上滑动式连接有楔形块(74),支撑框(73)与楔形块(74)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75)。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泥发酵罐用底部淤泥控制排出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除淤结束组件(8),除淤结束组件(8)设于排淤组件(6)上,除淤结束组件(8)包括有滑动架(81)、摆动条(8101)、第一扭力弹簧(8102)、第五弹簧(82)、棘齿条(83)、第一复位架(831)、第六弹簧(84)、第二推动柱(85)、棘爪(86)、第二扭力弹簧(87)、第二复位架(88)和第七弹簧(89),第一支持架(2)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滑动架(81),滑动架(81)一侧与滑轨架(64)联接,滑动架(81)上转动式连接有摆动条(8101),滑动架(81)与摆动条(8101)限位配合,摆动条(8101)上联接有第一扭力弹簧(8102),第一扭力弹簧(8102)另一端与滑动架(81)联接,滑动架(81)与第一支持架(2)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82),支撑槽框(1)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棘齿条(83),棘齿条(83)顶部焊接有第一复位架(831),棘齿条(83)上联接有第六弹簧(84),第六弹簧(84)另一端与支撑槽框(1)联接,棘齿条(83)一侧分布式连接有第二推动柱(85),支撑槽框(1)上转动式连接有棘爪(86),棘爪(86)与棘齿条(83)限位配合,棘爪(86)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扭力弹簧(87),第二扭力弹簧(87)另一端与支撑槽框(1)固定连接,第一支持架(2)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第二复位架(88),第二复位架(88)与棘爪(86)限位配合,第二复位架(88)与第一支持架(2)之间连接有第七弹簧(89),第二复位架(88)横穿第一支持架(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兆迪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兆迪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74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