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式输送机工作状态下的托辊更换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10244.7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5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毛君;陈迪;白杨溪;杨辛未;陈洪月;王振辉;陈皓谦;刘嗣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 机工 状态 托辊更 换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工作状态下的托辊更换车。包括底盘、转台、支撑座、导向柱、支撑臂、机械手、备用托辊转盘、备用托辊。底盘包括操作台、履带行走装置、液压系统等。支撑座承载各更换机构。支撑臂包括托辊支架、托辊、支撑滑轨、液压马达等。机械手包括液压缸、夹取装置、液压马达等。备用托辊转盘包括转盘、转盘支架、伺服电机等。托辊更换车行驶至损坏托辊处,支撑臂伸入损坏托辊两侧,旋转后托起输送带使损坏托辊与输送带分离,机械手伸入将损坏托辊夹出,送至备用托辊转盘,取下备用托辊,返回损坏处进行更换。本发明可在带式输送机工作状态更换损坏托辊,大大减少大型输送机启停产生的能源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机托辊更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工作状态下的托辊更换车。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是综采设备中重要的物料传输设备,煤矿用带式输送机具有运输量大、工作环境复杂、承载能力强、运输距离长等特点。托辊是带式输送机的重要部件,可以支撑输送带和物料,长距离输送机托辊数量巨大,输送带与托辊之间的内陷阻力及输送带与物料的磨损阻力会造成运输阻力,当托辊损坏时,会进一步增加输送机的输送阻力,导致输送带磨损严重,严重影响输送机传输效率,这时就需要更换损坏的托辊,在停机状态下更换托辊虽然操作简单,但长距离输送机的停机需要整个综采系统停机,这样带来的经济和工效损失是巨大的。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在带式输送机工作状态下更换托辊的托辊更换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带式输送机工作状态下的托辊更换车,可在带式输送机工作状态下更换损坏托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底盘、转台、支撑座、导向柱、支撑导向座、支撑臂、机械手、备用托辊转盘、备用托辊;所述的转台安装在底盘中部;所述的支撑座与支撑导向座配合安装在导向柱上;所述的支撑臂安装在支撑导向座上部;所述的机械手、备用托辊转盘依次安装在支撑座内部左、右两侧。
所述带式输送机工作状态下的托辊更换车由底盘承载、行进,所述底盘包括操作台、液压系统、履带行走装置;为便于托辊更换车在巷道内稳定行驶,采用比轮式受力面积更大的履带式行走装置;液压系统为托辊更换车操作过程中的各部位液压元件提供动力。
所述的转台通过支撑转盘安装在底盘中部,支撑转盘在伺服电机a驱动下控制转台角度;转台两侧装有丝杠滑台a,间距与输送机相邻两托辊距离相同,所述的导向柱与丝杠滑台a配合安装,可移动支撑座,控制支撑座到输送机的距离。
所述的支撑座通过导向柱、丝杠滑台a、液压缸b、支撑导向座与转台安装,伺服电机a驱动转台从而带动支撑座旋转,调整支撑座与输送机间的角度;液压缸b可调整支撑座和支撑导向座距离,防止支撑臂收回后与各更换机构干涉;导向柱与转台两侧丝杠滑台a配合,从而带动支撑座的前后移动,调整更换机构到输送机的距离;支撑座通过液压缸a伸缩和支撑导向座配合沿导向柱上下移动,调整高度,适应输送机不同高度的托辊的更换。
所述的支撑臂为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支撑导向座上部,支撑臂中间托辊支架安装在支撑滑轨最后一节处,支撑滑轨最后一节顶端与液压缸c顶端相连接,通过液压缸c的伸缩,实现支撑臂伸入输送机和缩回支撑座内部;由于巷道内空间狭窄,支撑臂采取中间托辊支架固定,左、右托辊支架可折叠方式,分别与中间托辊支架铰接,铰接处由液压马达b驱动,完全展开后与输送机托辊架形状相同,在不工作状态下向内弯折,均与中间位置托辊呈90°,收在支撑座内部,左、右托辊支架与支撑座平行且指向右端。
所述的托辊更换车行驶至使两支撑臂在损坏托辊两侧位置时,调整支撑臂的角度与高度,在液压缸c和支撑滑轨作用下伸出支撑臂,当中间托辊支架与输送机托辊架中间托辊对齐时,左、右托辊支架展开;由于输送机内部空间狭小,故支撑臂托辊支架采取平行伸入后再旋转方式,中间托辊支架与支撑滑轨铰接,铰接处由液压马达a驱动,使中间托辊支架逆时针旋转90°,托辊更换车行驶至损坏托辊位于两支撑臂中间位置时,导向柱处液压缸a伸出使支撑臂升高,支撑输送带,使输送机托辊与输送带分离,留出机械手操作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02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用智能化照明系统
- 下一篇:一种跳绳游戏操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