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危急重症精准补液的监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9910.5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8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胡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A61M5/172;G16H20/17 |
代理公司: |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0 | 代理人: | 朱必武;李南平 |
地址: | 61004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危急 重症 精准 补液 监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危急重症精准补液的监护装置,包括补液机控制柜,所述补液机控制柜一端固定连接有补液机液体柜,所述补液机液体柜上方一端固定连接有主进液口,所述补液机液体柜上方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副进液口,所述补液机控制柜一端嵌设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一端电性连接有控制板电源控制线,所述控制板电源控制线一端电性连接有补液机电路板,所述补液机电路板一端电性连接有中央控制处理单元,所述补液机电路板一端电性连接有红外数据接收单元,所述补液机电路板一端电性连接有数据输入接收单元,所述补液机电路板一端电性连接有补液机监控单元;本发明能够实现危急重症患者精准补液和实时监测,使用方便,临床意义强,具有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危急重症精准补液的监护装置。
背景技术
危急重症患者低灌注导致的全身循环衰竭是患者早期病死的主要原因,早期液体疗法是国际公认的治疗关键,精准补液及实时监护是有效救治的决定环节。临床中液体治疗通过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改善局部和全身循环,可显著降低患者感染率、重症率、病死率,从而减轻患者疾病负担,家属、政府、社会的巨大经济负担。患者意识、呼吸、心率、体温等征象,液体输注类型、速度、入量,以及以小便为主的液体出量可动态反应患者疾病状态,提示患者病情危急程度,多器官衰竭是否得到改善,液体治疗是否有效,为临床中医护人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有的监护设备可满足实时监测患者呼吸、心率等征象,而体温、液体出、入量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尚无可行的方案。病房中液体治疗和管理的实际场景如下:1.难度大。夜间或高峰时间等医护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存在输液结束后,不能及时更换液体或关闭阀门的情况,有气泡进入血管的潜在风险。2.环节多。液体量计算繁琐,无法直观实时反映患者低灌注。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液体输注速度和时间计算液体总入量,通过记录单和观察输液袋剩余液体量计算液体总出量,结合患者体重、体温、医院His系统中记录的指标水平,方可判断患者灌注水平和液体反应。3.难以科学管控。由于医疗资源有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确定优先级顺序,不定时手工监测体温和床旁查看患者,无法自动化预警患者危重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危急重症精准补液的监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危急重症精准补液的监护装置,包括补液机控制柜,所述补液机控制柜一端固定连接有补液机液体柜,所述补液机液体柜上方一端固定连接有主进液口,所述补液机液体柜上方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副进液口,所述补液机控制柜一端嵌设有控制板,所述主进液口下方贯通连接有主输液管,所述副进液口下方贯通连接有副输液管,所述主输液管和副输液管均贯通连接有并联联通管,所述并联联通管一端贯通连接有出液管,所述控制板一端电性连接有控制板电源控制线,所述控制板电源控制线一端电性连接有补液机电路板,所述补液机电路板一端电性连接有中央控制处理单元,所述补液机电路板一端电性连接有红外数据接收单元,所述补液机电路板一端电性连接有数据输入接收单元,所述补液机电路板一端电性连接有补液机监控单元,所述补液机电路板一端电性连接有补液控制单元。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板内部上方电性连接有红外收发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板内部中部电性连接有LED显示屏,所述控制板内部下方电性连接有控制按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液管一端贯通连接有补液泵,所述补液泵电性连接所述补液机电路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补液泵一端设置有补液外连接管,所述补液外连接管贯穿所述补液机控制柜。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补液机电路板一端电性连接有数据接入端口,所述数据接入端口贯穿所述补液机控制柜。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补液机电路板一端电性连接有电源接入端口,所述电源接入端口贯穿所述补液机控制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99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存储器单元、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去氨甲酰头孢呋辛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