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路板测试系统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9688.9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6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柳平;张建;万相奎;金燕;范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开启科量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板 测试 系统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电路板测试系统,涉及电路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多个固定模块、多个滑动模块、多个连接模块、制冷模块和供电模块,电路板的一端通过第一滑动模块上的卡扣结构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模块上,电路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滑动模块上的卡扣结构固定设置于第二滑动模块上,第一滑动模块与第二滑动模块平行,第一滑动模块的一端通过“T”型连接件及对应的螺母与第一固定模块固定连接,制冷模块通过位于其后端的卡柱及第五固定装置固定设置于第三滑动模块上,第三滑动模块的一端通过“L”型连接件及对应的螺母与第三固定模块固定连接,兼容性较强,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测试效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路板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路板测试系统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为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线路连接的提供者。针对PCB板,通过表面组装技术上件,再通过双列直插式封装技术插件,形成PCB板组件。由于加工错误、使用不当和元器件老化等原因,PCB板组件的制造流程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问题,所以在PCB板组件制造完成后,需借助于工装对其进行各种性能测试。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螺丝将待测试的PCB板组件固定于基座上,建立测试环境,在该测试环境下对该PCB板组件进行测试。该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1)对于各种不同尺寸的PCB板组件,需要不同的基座,成本较高;
(2)对于各种不同尺寸的PCB板组件,每次测试过程均需要完成PCB板组件与基座的完全拆除并重新建立测试环境的繁琐工作,花费的时间较长,测试效率低。
因而,目前亟需一种能够兼容各种尺寸PCB板组件的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板测试系统及其制作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兼容性差、成本高、效率低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测试系统包括电路板、多个固定模块、多个滑动模块、多个连接模块、制冷模块、供电模块,其中:
多个所述连接模块包括多个四维连接件、多个“L”型连接件、多个“T”型连接件、多个螺母。
多个所述固定模块中通过多个所述四维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三维的工装。
所述电路板的一端通过第一滑动模块上的卡扣结构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模块上。
所述电路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滑动模块上的卡扣结构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模块上。
所述第一滑动模块与所述第二滑动模块平行。
所述第一滑动模块的一端通过“T”型连接件及对应的螺母与第一固定模块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滑动模块的另一端通过“T”型连接件及对应的螺母与第二固定模块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滑动模块的一端通过“T”型连接件及对应的螺母与所述第一固定模块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滑动模块的另一端通过“T”型连接件及对应的螺母与所述第二固定模块固定连接。
所述制冷模块通过位于其后端的卡柱及第五固定装置固定设置于第三滑动模块上。
所述第三滑动模块的一端通过“L”型连接件及对应的螺母与第三固定模块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滑动模块的另一端通过“L”型连接件及对应的螺母与第四固定模块固定连接。
所述供电模块的一端通过“T”型连接件及对应的螺母与第五固定模块固定连接。
所述供电模块的另一端通过“T”型连接件及对应的螺母与第六固定模块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开启科量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国开启科量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96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