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道路浅埋箱涵加固补强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5247.1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3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肖硕刚;黄贤增;陈午骏;颜浩然;刘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E01C11/00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夏材祥 |
地址: | 330031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道路 浅埋箱涵 加固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道路浅埋箱涵加固补强结构及施工方法,涉及城市道路及桥涵工程,采用钢板对现有箱涵加固并采用锚栓固定,钢板在锚栓固定的约束下,限制钢板的移动和变形,钢板与现有箱涵之间的缝隙注浆,形成良好的接触,增加了接触面积,使得车辆荷载对现有箱涵的作用力分散,现有箱涵所受的内力减小,现有箱涵两侧增设搭板,形成一个共同受力的整体结构构造,采用较薄的结构层满足浅埋箱涵加铺路面的构造要求。该结构克服了现有箱涵受道路标高限制,埋深较浅上部构造厚度小,箱涵结构强度不满足扩建道路荷载的缺陷,利用现有箱涵进行加固,节约造价,减少施工周期,对现状道路交通影响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道路浅埋箱涵加固补强结构及施工方法,涉及城市道路及桥涵工程,特别涉及一种现有埋深较浅的箱涵加固补强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路面车行道下的箱涵设计,当箱涵顶面覆土厚度小于500mm时,计算出的荷载对箱涵作用的内力较大,箱涵设计需要增加构造尺寸和钢筋截面。在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现有的过路箱涵,箱涵顶部覆土较小,原有箱涵未考虑远期道路的发展,荷载标准较低,道路改造扩建时达不到设计荷载要求。直接在箱涵顶上铺筑路面,车辆荷载对箱涵作用较大,常见的方法是在箱涵上部增加钢筋混凝土板,分散受力扩大受力面积,提高箱涵的承载能力。但受到道路控制标高的限制,又不能抬高路面增加覆土厚度,这种情况下一般都是拆除旧箱涵,重新设计建造。现有箱涵拆除重建受到现有水体标高的限制,又不能降低箱涵的标高,这就存在箱涵不能降低也不能提高的矛盾,而且拆除重建工程投资成本大,施工周期长、对现状道路交通影响大。
现有技术也有在箱涵上部设置一定厚度的钢板,利用钢板的强度扩散受力,提高承载能力的做法。但铺设钢板与箱涵并非紧密接触,实际上是很多的点支撑,这种点支撑的实际受力面积很小,钢板通过这些点压在箱涵上,作用点的压强很大,对箱涵产生不利影响。钢板无约束受力时产生弯曲和滑移,也会对箱涵和路面产生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道路浅埋箱涵加固补强结构及施工方法,采用钢板对现有箱涵加固并采用锚栓固定,钢板在锚栓固定的约束下,限制钢板的移动和变形,钢板与现有箱涵之间的缝隙注浆,形成良好的接触,增加了接触面积,使得车辆荷载对现有箱涵的作用力分散,现有箱涵所受的内力减小,现有箱涵两侧增设搭板,形成一个共同受力的整体结构构造,采用较薄的结构层满足浅埋箱涵加铺路面的构造要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实现的:一种用于道路浅埋箱涵加固补强结构,包括旧箱涵、牛腿、搭板、补强钢板、路面基层、路面面层。所述的牛腿设置在旧箱涵的两个长边上的侧壁外侧,旧箱涵设置有牛腿的两侧外设置搭板,搭板的一端搭接在牛腿上,另一端与路基衔接,搭板顶面与旧箱涵顶面平齐。所述的补强钢板设置在旧箱涵和搭板之上,采用若干锚固栓锚固,补强钢板上设置有若干注浆管,补强钢板与旧箱涵和搭板之间的缝隙通过注浆管填充形成注浆层,补强钢板上设置钢丝网,钢丝网与补强钢板焊接,钢丝网起到防止路面结构滑移的作用,路面基层铺设在补强钢板、搭板、路基上,路面基层上铺设路面面层,补强钢板在锚固栓的约束下,与旧箱涵和搭板形成一个共同受力的整体结构构造。
所述的牛腿是在旧箱涵的两个侧壁外侧,是以锚板、箍筋、纵筋作为牛腿基础通过植筋浇筑混凝土方式而成钢筋混凝土块。
所述的牛腿基础具体包括在旧箱涵侧壁的外侧纵向间隔设置的锚板、牛脚形状的箍筋及穿插在箍筋上的纵筋构成的钢筋骨架,所述锚板均采用膨胀钉固定在旧箱涵的侧壁上,锚板的间距为500~1000mm,靠近锚板二根纵筋焊接在锚板上。
所述的搭板的长度与旧箱涵的长度相同,宽度为4000~6000mm,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
所述的补强钢板采用厚度为20~30mm的钢板,补强钢板伸出旧箱涵在搭板上的宽度为500~1000mm,补强钢板的长度与旧箱涵的长度相同,补强钢板在对应锚固栓和注浆管的位置钻孔,孔的直径与锚固栓和注浆管直径配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52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绝缘低损耗高载流容量高温超导交流电缆
- 下一篇:一种铝棒挤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