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可编程超表面的二相编码一维距离成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4598.0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9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万向;黄梓艾;王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G01S7/36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可编程 表面 编码 距离 成像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可编程超表面的二相编码一维距离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控制可编程超表面的单元状态实现不同的数字辐射相位,进而将喇叭天线辐射出的波束转至指定方向,记为u0,同时通过编程改变远区场辐射相位,实现二相编码的生成,从而获取信息;
步骤2、使用遗传算法来选取二相编码;
步骤3、在可编程超表面上获取数字编码模式;
步骤4、通过在相同远区场模式中引入复数加权因子ejπ,得到另外一个数字编码模式,两种数字编码产生的波束指向相同方向,但拥有180°的相位差,通过遗传算法选取的二相码切换两种编码模式,接收机在不同时间段接收到相位差为180°的两种信号,因此二相编码信号通过切换上述两种数字编码进行发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编程超表面的二相编码一维距离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生成二相编码包括以下步骤:
发射信号st(t)表示为如下式子:
其中,a(t)和分别为发射信号的幅度和相位,j为虚数表示,fc为载频,t为时间,对于二相编码信号,只包含两种不同的值:0和π;
u(t)为st(t)的复包络,即:
其中,
其中N和τ0分别为编码长度和单个编码的时宽,将等式(3)以及的值代入等式(2),得到的u(t)表达式如下:
其中ck只有1和-1两种不同取值,对应相位为0和π,rect表示矩形窗函数,k为0到N-1的累加表示;
U(f)为u(t)的傅里叶变换,即表达式为:
因此,st(t)的傅里叶变换St(f)为:
St(f)=U(f-fc) (6)
得到接收信号sr(t)及其傅里叶变换形式Sr(f),如下所示:
Sr(f)=St(f)exp(-j2πfτ) (8)
其中τ为发射到接收的时延,j为虚数表示,t为时间;
经过匹配滤波和傅里叶逆变换IFFT后,提取到如下所示的信号:
从中读取其包含的散射点的距离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可编程超表面的二相编码一维距离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辐射出的波束转至u0方向包括以下步骤:
当超表面上的单元对馈源照射误差进行相位补偿后,等相位面应与u0方向垂直,超表面上每个单元都在馈源的远区场范围内,中心为O点,相位为0,则对于任意的点P(m,n),其相位可表示为:
其中k为传播常数,Ri和Ro分别为P点和原点到馈源的距离,为P点的位置矢量,即从O点指向P点的矢量,为P点的理论相位,在二进制可编程超表面上,该相位必须根据就近原则量化为0或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可编程超表面的二相编码一维距离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目标的距离像模式为Ftarget(d),它满足在目标点对应的距离上归一化幅度趋近于1,在其他点上趋近于0;
获得的距离像模式为F(d),则其适应度函数为:
cost=∑∑(F(d)-Ftarget(d))2 (11)
根据其适应度函数来选取二相编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可编程超表面的二相编码一维距离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如下步骤:
可编程超表面的远区场写为孔径场写为AF(m,n,k);其中,θ表示远区场的俯仰角,表示远区场的方位角,m表示数字单元的行,n表示数字单元的列,k表示离散的时间间隔;超表面的孔径场AF(m,n,k)通过其远区场的傅里叶变换获得,将远区场的傅里叶变换表示为即AF(m,n,k)可从获得,从而可得到数字编码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45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