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耐热抗菌的明胶基TG酶肉制品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2822.2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0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费颖;李舒宇;程慧君;樊启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朗邦营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3/40 | 分类号: | A23L13/40;A23B4/20 |
代理公司: | 无锡承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73 | 代理人: | 张婷婷 |
地址: | 21500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耐热 抗菌 明胶 tg 肉制品 粘合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高效耐热抗菌的明胶基TG酶肉制品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纯化后的骨明胶与TG酶微胶囊按比例为(90-100):(1-4)w/v混合交联,得明胶基TG酶微球;所述步骤a中,混合交联的方法为在动态高压微射流作用下均质;所述均质的方法为:将纯化后的骨明胶与TG酶微胶囊在100-150 MPa条件下均质处理;
b.将所述明胶基TG酶微球与复合抗菌纳米乳液混合,得所述明胶基TG酶肉制品粘合剂;
其中,所述TG酶微胶囊由TG酶经β-环糊精包埋制得;
所述复合抗菌纳米乳液由乳化剂和抗菌剂溶于水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耐热抗菌的明胶基TG酶肉制品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均质处理2-3次,每次10-15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耐热抗菌的明胶基TG酶肉制品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G酶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为:在40-50℃的β-环糊精过饱和溶液中加入TG酶,搅拌包埋2-4 h后取出,低温冷藏24h-48 h,经抽滤-洗涤-抽滤后即得所述TG酶微胶囊;其中,所述β-环糊精过饱和溶液与液态的TG酶的体积比为100: (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耐热抗菌的明胶基TG酶肉制品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包括非水溶性抗菌剂和/或水溶性抗菌剂,所述非水溶性抗菌剂包括八角精油,所述水溶性抗菌剂包括ε-聚赖氨酸、乳酸链球菌素中的至少一种;
当所述抗菌剂包括水溶性抗菌剂时,所述骨明胶与水溶性抗菌剂的质量比为(90-100):(2-4);
当所述抗菌剂包括非水溶性抗菌剂时,所述八角精油与水相的体积比为1:(50-99),所述水相包括水、乳化剂和水溶性抗菌剂;
所述骨明胶与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5),所述乳化剂包括大豆分离蛋白、卵磷脂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耐热抗菌的明胶基TG酶肉制品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由卵磷脂、大豆分离蛋白按质量比1:(5-10)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耐热抗菌的明胶基TG酶肉制品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抗菌纳米乳液的制备方法为:将乳化剂溶解于水配制成1-5%的乳化剂溶液,加入水溶性抗菌剂,搅拌均匀,形成水相;将八角精油与所述水相混合,均质后进行超声处理得到复合抗菌纳米乳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耐热抗菌的明胶基TG酶肉制品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抗菌剂由ε-聚赖氨酸、乳酸链球菌素按质量比1:(1-4)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耐热抗菌的明胶基TG酶肉制品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骨明胶的制备方法为超声辅助同步脱矿酶解法:骨粒粉碎后置于盐酸中浸泡,料液比为1:9w/v;同时添加胃蛋白酶40-60 U/g,30-40℃条件下通过超声同时进行辅助脱矿和酶解2h,然后加热至50-60℃,pH调整为5-6,提胶,时间2-3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耐热抗菌的明胶基TG酶肉制品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纯化的方法为永久磁场复合十字流微滤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效耐热抗菌的明胶基TG酶肉制品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纯化的方法为先用海尔贝克阵列对明胶进行预处理,所得的明胶粗提液导入盘管中,经磁性感应后,进行十字流微滤提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高效耐热抗菌的明胶基TG酶肉制品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尔贝克阵列的磁通量为0.7-1.34 T,所述盘管的直径为5-10mm,所述明胶粗提液的流速为0.3-0.5 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朗邦营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朗邦营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28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气体识别的酒驾预警装置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插头及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