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腐蚀铝合金压铸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9164.6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6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巫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盈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8 | 分类号: | C22C21/08;C22C1/03;C22C1/06;C22F1/047 |
代理公司: | 广州猎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8 | 代理人: | 尹晓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蚀 铝合金 压铸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腐蚀铝合金压铸件,属于铝合金技术领域,所述耐腐蚀铝合金压铸件具有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元素组分组成:镁8.4‑9.6%,硅2.0‑4.0%,钙0.8‑1.6%,锰0.2‑0.7%,锶0.1‑0.6%,钪0.1‑0.3%,锆0.1‑0.3%,余量为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所述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的总量小于0.3%;本发明通过合金组份的优化调节,以镁、钙、锶、钪作为强化元素,在保持合金强度和可加工性能的同时提高耐腐蚀性能,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腐蚀铝合金压铸件。
背景技术
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铝合金密度低但是可塑性较高,可加工成各种型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工业上广泛使用,使用量仅次于钢,目前市场对铝合金焊接结构件和防腐蚀的需求日益增多,使铝合金的材质性研究也随之深入。
铝合金较活泼,在普通的大气环境下,表面将自然生成一层氧化膜,但厚度较薄,一般为0.01-0.1μm,使得铝合金基体在普通大气环境、中性和弱酸溶液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在污染较严重、湿度较大、滨海地区大气环境以及其它酸、碱等环境中,其表面氧化膜难以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而压铸铝合金多用于外部环境非常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对其耐腐蚀性能要求极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耐腐蚀铝合金压铸件。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耐腐蚀铝合金压铸件,所述耐腐蚀铝合金压铸件具有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元素组分组成:镁8.4-9.6%,硅2.0-4.0%,钙0.8-1.6%,锰0.2-0.7%,锶0.1-0.6%,钪0.1-0.3%,锆0.1-0.3%,余量为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所述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的总量小于0.3%。
优选的,所述耐腐蚀铝合金压铸件具有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元素组分组成:镁9.2%,硅2.4%,钙1.1%,锰0.38%,锶0.32%,钪0.22%,锆0.18%,余量为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所述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的总量小于0.3%。
优选的,所述镁、硅、钙、锰、锶、钪、锆以单质形式加入或以与铝形成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
优选的,所述耐腐蚀铝合金压铸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工业纯铝锭、纯镁锭、Mg-Sr、Al-Mn、Al-Si、Al-Zr、Al-Ca以及Al-Sc中间合金为原料,按比称量各原料,将称量好的合金原料放入预热炉中加热以完全去除水分;
S2、将预热好的纯铝锭放入石墨电阻坩埚炉中,加热至750-760℃使完全熔化,再依次加入预热好的Al-Mn、Al-Si、Al-Zr和Al-Ca中间合金熔炼,熔炼温度760-780℃,熔炼完成后控制熔体温度降至750℃以下,加入预热好的纯镁锭和Mg-Sr中间合金,完全熔化后加入熔体0.05wt.%的镁精炼剂,充分搅拌进行精炼除气,静置20-30min后扒除熔体表面漂浮的杂质,得到合金熔融体;
S3、将所述合金熔融体静置,待温度调整至压铸温度,压铸成型得到压铸件。
优选的,所述压铸成型具体是将模具型腔预热至200~230℃,再以所述合金熔融体进行充型,开始的充型流速为0.25-0.30m/s,充型率超过60%后,充型流速为1.7-2.0m/s,铸造压力70MPa,保压时间为100~110s,然后卸压脱模。
优选的,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
S4、将所述压铸件依次在575-580℃、300℃、450℃、500℃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时间分别为5h、3h、3h、0.5h,经热处理后水淬。
优选的,所述压铸温度为7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盈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盈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91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