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PEC柱安装节点构造及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8820.0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8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娄峰;柳跃强;陈佳辉;陈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东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6 | 分类号: | E04C3/36;E04B1/58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李鑫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pec 安装 节点 构造 工装 | ||
一种装配式PEC柱安装节点构造及工装,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包括柱体结构及用于连接两个相邻的柱体结构的节点构造,所述节点构造包括翼板结构、翼板连接结构及连接板结构;所述翼板连接结构固定设置于所述柱体结构的内部;所述翼板结构通过翼板连接结构与柱体结构内部连接;所述连接板结构,用于连接两块相邻近的所述翼板结构,两根所述柱体结构通过所述连接板结构配合翼板结构及翼板连接结构相互固定;所述翼板结构与所述翼板连接结构可拆卸式连接。本发明拆装方便,不会对建筑柱本体结构造成损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PEC柱安装节点构造及工装。
背景技术
预制装配式建筑是在预制工厂提前制作好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直接组装建造,作为一种符合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结构形式,具有施工快,施工方便的优点,大大降低了建筑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施工环境,减少噪音污染,减少湿作业,在建筑行业广受青睐。
根据不同建筑尺寸钢柱结构会有不同的高度需求,常会出现钢柱结构需要加长拼接的情况,例如,公开号为CN208518211U公开了一种可纠偏钢柱连接水平及高度误差的连接件,包括下部连接板、螺纹柱、高度调节板、上部连接板、固定板和紧固件,螺纹柱竖向设置在下部连接板的上表面上,高度调节板套设在螺纹柱上并抵靠在下部连接板上,上部连接板设置有调节孔,调节孔的横截面的尺寸大于螺纹柱的直径,上部连接板通过调节孔套设在螺纹柱上并抵靠在高度调节板上,固定板套设在螺纹柱上并抵靠在上部连接板上,紧固件套设并螺纹啮合在螺纹柱上且抵靠在固定板上。该实用新型的可纠偏钢柱连接水平及高度误差的连接件能够使得钢柱连接时实现精准对位,操作简便,降低施工难度,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上述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该技术方案在柱翼缘上面开设螺栓孔洞,削弱了柱的承载力,在抗震设计中,会出现局部薄弱部位,不利于抗震,适用性范围会比较小。
在比较常规的设计中,拼接的钢柱结构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现有钢柱对接是采用焊接耳板进行固定,焊接耳板常常是一次性用具,在焊接完成后需要进行切割操作将多余的结构进行切除才能进入到下一施工程序中,切割操作既损伤了原有的结构,又影响钢柱的表观,严重一点甚至影响柱体的结构性能,而且切割操作严重影响施工效率,切割下来的废料不能重复利用。
发明内容
一种装配式PEC柱安装工装,包括柱体结构及用于连接两个相邻的柱体结构的节点构造,所述节点构造包括翼板结构、翼板连接结构及连接板结构;所述翼板连接结构固定设置于所述柱体结构的内部;所述翼板结构通过翼板连接结构与柱体结构内部连接;所述连接板结构,用于连接两块相邻近的所述翼板结构,两根所述柱体结构通过所述连接板结构配合翼板结构及翼板连接结构相互固定;所述翼板结构与所述翼板连接结构可拆卸式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翼板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螺栓组件及第一螺母,所述翼板结构上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栓组件穿过所述翼板结构上开设的螺纹通孔并通过第一螺母固定位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连接板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翼板结构两端的夹紧板及表面夹紧件,两块所述夹紧板通过表面夹紧件对所述夹紧板表面施压使两块所述夹紧板相互靠近夹紧所述翼板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夹紧板上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翼板结构上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夹紧板上开设的螺纹通孔与所述翼板结构上开设的螺纹通孔位置相对应,所述表面夹紧件包括第二螺栓组件及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栓组件穿过所述夹紧板及所述翼板结构上的螺纹通孔将所述夹紧板及所述翼板结构连接起来并通过第二螺母固定位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夹紧板上端开设两孔为竖向设置的长圆孔,方便施工中柱体结构精度调整;在安装时位于下方的所述柱体结构上的所述翼板结构上开设有大圆孔,以供吊装使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翼板结构之间设置有垫块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东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东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88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音器粘合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PEC梁柱节点构造及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