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酶催化合成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397653.8 申请日: 2021-04-14
公开(公告)号: CN112795606B 公开(公告)日: 2021-07-27
发明(设计)人: 于铁妹;林立峰;凌瑞枚;秦国富;何秀秀;谭文静;潘俊锋;刘建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瑞德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P19/30 分类号: C12P19/30
代理公司: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刘猛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麻***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烟酰胺单 核苷酸 催化 合成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酶催化合成方法。本发明以腺苷和磷酸盐为起始,在PNP酶和NRK酶的酶组合物的酶催化下生成D‑核糖‑1‑磷酸和烟酰胺核糖中间体,最后通过不可逆反应获得NMN,可大幅提高底物转化率;整个反应体系仅需要2种酶的参与,副产物腺嘌呤可回收再利用;同时,生成1分子的NMN的同时只需要消耗1分子的ATP,且加入多聚磷酸激酶实现ADP再生为ATP,整个工艺大幅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酶催化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β-烟酰胺单核苷酸(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 缩写成 NMN )是生物体内存在的一种物质,它在被烟酰胺核苷酸腺苷转移酶腺苷化后即转化成生物细胞所赖以生存的重要 物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又称辅酶I ) 。2017年3月David Scinclair研究团队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表明,NAD+在小鼠体内的增加,使得大龄小鼠的组织和肌肉衰老迹象被逆转,这表明人类返老还童不再是梦想。由于NAD+分子量过大,无法通过口服摄取至细胞内,其体内主要依赖于细胞的合成,而且合成量很低。但随着对NAD+前体小分子物质NMN的研究发现,食用β-NMN可以有效提升体内NAD+的含量升高,并显著抑制衰老引起的新陈代谢,使得β-NMN成为了“ 不老神药”。截至目前,人们已经发现烟酰胺单核苷酸具 有诸如延缓衰老、治疗帕金森等老年病、调节胰岛素分泌、影响mRNA的表达等诸多医疗保健用途。

目前合成NMN的主要方法包括:化学合成、生物催化法。其中化学法成本高,同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已逐渐被生物催化法取代。相比较而言,生物酶法催化生产NMN更加高效、成本更低、节能环保。目前,有三种生物催化方法生产NMN,第一种是以烟酰胺核糖为原料,通过烟酰胺核糖激酶(Ribosylnicotinamide kinase,EC 2.7.1.22)在ATP供应下生成NMN。第二种是以烟酰胺、核糖和ATP为底物,经D-核糖激酶(Ribokinase,EC2.7.1.15)、核酸磷酸焦磷酸激酶(ribose phosphate pyrophosphokinase,EC2.7.6.1)、和烟酰胺核糖磷酸转移酶(Nicotinamid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EC.2.4.2.12 )催化反应生成NMN。第三种是以腺苷或AMP、ATP、烟酰胺为原料,经腺苷激酶(EC 2.7.1.20)(以AMP为原料时不需要此酶)、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EC 2.4.2.7)、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icotinamide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EC.2.4.2.12 )催化生成NMN。

上述第一种方法直接以烟酰胺核糖为原料,底物转化率高,但烟酰胺核糖价格昂贵,成本不具有优势。第二种、第三种方法最后均以PRPP和烟酰胺通过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icotinamid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EC.2.4.2.12 )制备NMN。因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催化可逆反应,合成NMN的同时也能水解NMN,反应转化率较低。同时,中间体PRPP化合物不稳定,不利于反应进行。再次,上述两种方法多步反应均需要ATP参与反应,整条工艺路线需要消耗大量的ATP,导致该生物催化法的生产成本仍较高。有必要开发一种更为高效、低成本的生物催化制备NMN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β-烟酰胺单核苷酸(NMN)的酶催化合成方法,使其以腺苷、ATP、烟酰胺为原料合成β-烟酰胺单核苷酸时,能够在生成1分子的NMN的同时只需要消耗1分子的ATP,并且反应中最后一步合成NMN的反应不可逆,可大幅提高底物转化率,反应过程生成的ADP在多聚磷酸激酶的作用下实现ATP循环再生,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瑞德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瑞德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76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