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通安全护栏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5998.X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3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冯祥;陈伟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15/02 | 分类号: | E01F15/02;E01F9/615;E01F9/669;E01F9/619;H02S20/21;H02J7/35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张静洁;曹媛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通安全 护栏 | ||
本发明公共了一种交通安全护栏,包括:若干个护栏单元;每一所述护栏单元包括:框架;若干个防撞桶,设置于所述框架上,用于在车辆碰撞所述护栏单元时降低所述车辆的损伤;若干个警示灯,设置于所述框架上,用于在所述车辆碰撞所述护栏单元时发出警示;以及若干个反光标识器,对应设置于所述防撞桶上,用于对所述车辆进行导向指示。本发明可以在车辆碰撞每一护栏单元时可以通过防撞桶有效降低车辆的损伤,以及通过警示灯发出警示以提醒后面来车注意此处有事故发生,进而降低二次事故发生的概率。本发明可以通过连接臂将两个相邻的护栏单元进行固定连接,既便于交通安全护栏的安装和拆卸,又易于对局部损坏部件进行更换或者维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通安全护栏。
背景技术
交通护栏作为设置于道路上的一种交通安全设施,可以通过自体变形或车辆爬高来吸收碰撞能量,从而改变车辆行驶方向、阻止车辆越出路外或进入对向车道以及减少车辆对周围人员的伤害。
目前所使用的交通护栏大多由刚性材料制成,并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组合安装。然而现有的交通护栏在使用中常会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在部分交通护栏损坏时,无法单独对损坏部位进行拆卸维修或者更换,致使护栏的使用成本增加;其二、在车辆撞到护栏后,会容易因被撞坏的护栏未及时清理而对后来车辆的安全行驶造成威胁;其三、由刚性材料制成的护栏不仅造价较高,还会对与其发生碰撞的车辆造成严重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安全防护栏,在车辆碰撞护栏时可以有效降低车辆的损伤并发出警示,从而降低二次事故发生的概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交通安全护栏,包括:若干个护栏单元;每一所述护栏单元包括:
框架;
若干个防撞桶,设置于所述框架上,用于在车辆碰撞所述护栏单元时降低所述车辆的损伤;
若干个警示灯,设置于所述框架上,用于在所述车辆碰撞所述护栏单元时发出警示;以及
若干个反光标识器,对应设置于所述防撞桶上,用于对所述车辆进行导向指示。
优选地,所述框架包括:两个立柱、两个横梁和若干个连接杆;
两个所述立柱分别为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且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间隔平行设置;
两个所述横梁分别为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的第一端进行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的第一端进行连接;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的第二端进行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的第二端进行连接;且所述第一立柱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立柱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对设置;
每一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固定连接,另一端对应贯穿所述防撞桶与所述第二横梁固定连接,用于将每一所述防撞桶固定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
优选地,所有所述防撞桶沿所述第一横梁和/或所述第二横梁的长边方向间隔设置,且每一所述防撞桶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接杆的第一通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梁靠近所述第二横梁的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孔;且所有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所述第一横梁的长边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横梁靠近所述第一横梁的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安装孔;且每一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每一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设置;
每一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对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固定连接,另一端对应贯穿每一所述防撞桶的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固定连接。
优选地,每一所述立柱的第一端设有一顶板,且每一所述警示灯对应固定于每一所述顶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59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