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色差仪评价板栗叶片背面茸毛密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5289.1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9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郭燕;张馨方;张树航;李颖;王广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陈征 |
地址: | 066600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色差 评价 板栗 叶片 背面 茸毛 密度 方法 | ||
1.一种使用色差仪评价板栗叶片背面茸毛密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定板栗叶片背面茸毛密度的测定部位;所述板栗叶片为在板栗树冠外围同方向选取无病虫害、健康完整的营养枝中段成熟叶片,取3~5片;所述测定部位为叶片背面中部两侧脉间,距离主脉1.5cm-2.5cm位置区域;
(2)色差仪检测叶片背面颜色,获得参数L*值;(3)叶片背面茸毛密度的确定:通过色差仪获得的颜色参数L*值来比较板栗叶片背面茸毛密度,L*值越大则茸毛密度越大;
颜色参数L*值≤50.99,茸毛密度为低;L*值范围为51.00~55.99,茸毛密度为中;L*值≥56.00,茸毛密度为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同一植株不同部位叶片间茸毛密度比较时,选择树冠外围同方向底部、中部、顶部营养枝中段叶片作为测量叶片;
或,同一植株同一枝条不同节位叶片背面茸毛密度比较时,选择树冠外围同方向中部营养枝不同节位的叶片作为测量叶片。
3.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方法在准确鉴定板栗叶片背面茸毛密度中的应用。
4.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方法在评价板栗叶片光合特性优劣,或在评价板栗抗逆性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逆性为抗旱性。
6.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方法在板栗品种改良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未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52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UV LED器件智能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二维地震模拟振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