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移动式曝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终端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4744.6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6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朱核光;余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维龙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倪静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科教***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移动式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终端 存储 介质 | ||
1.一种水下移动式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下移动单元;
曝气单元,设于水下移动单元;
导气单元,其一端与所述曝气单元连通,另一端连通水面上的空气;
其中,所述水下移动单元带动其上所设的曝气单元及导气单元在水下移动;所述曝气单元用以使水下底泥上浮,并用以通过所述导气单元导入空气后产生曝气气泡,以使上浮的底泥与所述曝气气泡混合后进行污染物降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移动式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水下感知单元,用以采集水下温度实测信号和水下饱和溶解氧实测信号;
控制单元,与所述水下感知单元建立通信连接,用以接收所述水下温度和水下饱和溶解氧实测信号;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水下温度实测信号计算饱和溶解氧理论值,并将所述饱和溶解氧理论值与饱和溶解氧实测值进行比较;根据两者的比较结果来控制所述水下移动单元的行进速度,以及/或者根据两者的比较结果来控制所述曝气单元的曝气量和/或底泥上浮量;或者,所述控制单元通过预先输入或设定的程序和指令来控制水下移动单元的行进路径、行进速度、以及所述曝气单元的曝气量和/或底泥上浮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移动式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单元采用第1设计,包括:
气动搅拌单元,包括气泡产生部和导流部;
所述气泡产生部连通所述导气单元,用于在进气后产生直径不同的大、小气泡;小气泡产生后在所述导流部外向上浮动;大气泡在所述导流部内向上浮动,并带动导流部内的液体向上流动,以将位于所述导流部下端的水和污泥吸入并导向导流部上端的周围水体后与上浮的所述小气泡混合后进行污染物降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移动式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产生部包括空气扩散主管以及至少一个配气支管;所述空气扩散主管设于所述导流部内,其上端密封,下端设有供连接所述导气单元的进气口,且其管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以产生所述大气泡的第一曝气部;各所述配气支管连通设于所述空气扩散主管壁上的开口部,并延伸至所述导流部外,其外延端连接至少一个用以产生所述小气泡的第二曝气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移动式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单元采用第2设计,包括:
底座,包括一向下倾斜的支撑平台;
射流水泵,设于所述支撑平台;所述射流水泵设有射流扩散管,所述射流扩散管设有文丘里喉口,所述文丘里喉口与所述导气单元连接;所述射流水泵吸入水流,并通过所述文丘里喉口所形成的负压将水面上的空气经由所述导气单元导入,导入的空气在所述射流扩散管内与水流接触产生曝气气泡;所述射流扩散管向外喷射曝气气泡并朝着底泥方向喷射冲刷水流,以使被冲刷后上浮的底泥与所述曝气气泡混合后进行污染物降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移动式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单元采用第3设计,包括:
射流水泵;
设于所述射流水泵上的向下倾斜的射流扩散管;所述射流扩散管设有文丘里喉口;所述文丘里喉口与所述导气单元连接;所述射流水泵吸入水流,并通过文丘里喉口所形成的负压将水面上的空气经由所述导气单元导入,导入的空气在所述射流扩散管内与水流接触产生曝气气泡;所述射流扩散管向外喷射曝气气泡并朝着底泥方向喷射冲刷水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移动式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单元采用第4设计,包括:
射流水泵,设有射流扩散管,所述射流扩散管上设有文丘里喉口;所述文丘里喉口与所述导气单元连接;所述射流水泵吸入水流,并通过所述文丘里喉口所形成的负压将水面上的空气经由所述导气单元导入,导入的空气在所述射流扩散管内与水流接触产生曝气气泡;
从所述射流扩散管接出的射流支管,管口朝底泥方向设置,用以喷射分射水流,以使被所述分射水流冲刷后上浮的底泥与所述曝气气泡混合后进行污染物降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维龙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宜维龙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47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FPGA布线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气源共用式曝气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