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丝TIG内孔堆焊及CMT法兰专用自动堆焊两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9742.8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0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梁显军;丁辉;田晓军;王铁;张洪军;陆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东方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8/02 | 分类号: | B23K28/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ig 堆焊 cmt 法兰 专用 自动 两用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焊接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热丝TIG内孔堆焊及CMT法兰专用自动堆焊两用设备,热丝TIG焊接系统与CMT焊接系统分别与移动式精密十字操作臂进行连接,发挥移动式精密十字操作臂在空间内左右移动的便捷性,借用旋转动力头箱和伺服精密变位机实现对工件的装卡和旋转,升降托辊对工件调整高度,通过主控PLC系统实现整体控制协调,实现小直径接管内壁和法兰管板表面的堆焊焊接。本发明充分发挥了热丝TIG内孔堆焊利用氩弧热丝焊接系统与超小法兰接管内壁堆焊专用氩弧焊接机头实现小直径接管内壁焊接优势和CMT焊接系统在法兰管板表面焊接变形小、速度快的优势,共用一个移动式精密十字操作臂,节约了设备的制造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热丝TIG内孔堆焊及CMT法兰专用自动堆焊两用设备。
背景技术
堆焊是常见的焊接技术工艺。常规的压力容器设备零部件的堆焊方式主要为人工电焊条、氩弧焊或者人工CMT(冷金属过渡技术)堆焊,往往焊接质量难以保证,堆焊时间长,焊接效率低,成型质量不美观。再有,不同工艺的堆焊需要有各自的焊接设备,各个工艺的焊接设备无法兼用,造成资源上的浪费,成本高,而且还占用了很多存储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堆焊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丝TIG内孔堆焊及CMT法兰专用自动堆焊两用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旋转动力头箱、氩弧焊热丝焊接系统、超小法兰接管内壁堆焊专用氩弧焊接机头、移动式精密十字操作臂、CMT焊接系统、伺服精密变位机及主控PLC系统,其中旋转动力头箱及伺服精密变位机分别设置在移动式精密十字操作臂左右两侧的地面上,所述旋转动力头箱上的卡盘卡装有待进行热丝TIG内孔堆焊的工件,所述旋转动力头箱、移动式精密十字操作臂及伺服精密变位机分别与主控PLC系统连接,该伺服精密变位机上安装有待进行CMT焊接的工件;所述移动式精密十字操作臂包括立柱、横梁、升降动力源、传动机构A、电机座、横移动力源及传动机构B,所述升降动力源安装于立柱上,输出端通过所述传动机构A与电机座相连,该电机座上安装有横移动力源,所述横移动力源的输出端通过传动机构B与滑动连接在电机座上的横梁连接,所述横梁与立柱垂直设置,具有随所述电机座升降及横向前后平移的自由度;所述横梁朝向旋转动力头箱的一端安装有超小法兰接管内壁堆焊专用氩弧焊接机头,该超小法兰接管内壁堆焊专用氩弧焊接机头与所述氩弧焊热丝焊接系统相连,所述横梁朝向伺服精密变位机的另一端分别安装有焊枪B及送丝机,所述焊枪B及送丝机分别与CMT焊接系统相连。
其中:所述旋转动力头箱与伺服精密变位机之间的地面上安装有轨道,该轨道上滑动连接有操作机;所述操作机包括操作机动力源、底座、主动滑轮及从动滑轮,该操作机动力源安装于底座上,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安装有在轨道上滑动行走的滑轮,其中一侧的滑轮与所述操作机动力源的输出端相连、为主动滑轮,另一侧的滑轮为从动滑轮;所述移动式精密十字操作臂中的立柱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底座在轨道上的滑动方向与横梁的横移方向相同,所述轨道与横梁相平行。
所述传动机构A为链条链轮组件,即所述立柱的上下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链轮,上下两个所述链轮之间通过链条相连,其中一个链轮与所述升降动力源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电机座固接于链条上;所述升降动力源通过链条链轮组件驱动电机座升降,进而实现所述横梁的升降自由度。
所述立柱高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导轨A,所述电机座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与导轨A滚动连接的滚轮。
所述传动机构B包括齿轮及齿条,所述横移动力源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所述齿条安装在横梁上,并与所述齿轮啮合传动;所述横移动力源通过齿轮与齿条驱动横梁相对于电机座前后横移,进而实现所述横梁的横移自由度。
所述电机座上在横梁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导轨B,所述横梁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与导轨B滑动连接的滑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东方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东方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97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边形棱柱扭杆
- 下一篇: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及使用其制备丁二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