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钠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8793.9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0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光;马恒;韦小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4/38 | 分类号: | H01M4/38;H01M4/62;H01M10/05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2 | 代理人: | 郭平平 |
地址: | 526000 广东省肇庆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钠硫电池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钠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钠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CNTs;(2)制备CNTs@NiFe‑LDH/C;(3)制备S@CNTs@NiFe‑LDH/C复合材料。该方法通过原位生长构建了一种由碳纳米管骨架上接枝的超细非晶态镍铁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纳米碳的分级纳米结构,所得复合材料有效地解决了多硫化物钠的穿梭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钠硫电池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钠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电力行业规模的不断增长以及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过大规模储能以实现可再生能源并网、提高电能使用效率和质量的需求越来越紧迫。钠硫电池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储能电池,在削峰填谷、新能源并网、智能电网建设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钠硫电池其理论比能量高达760Wh/kg,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高达4500次)、无自放电现象、100%的库仑效率以及维护简单等优点。然而钠硫电池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硫导电性差、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以及中间态多硫化钠溶解穿梭等,严重地阻碍了电池性能的发挥和实际应用。研究表明,钠硫电池中多硫化钠的穿梭问题是导致钠硫电池循环性能差的根本原因,因此亟需有效地解决多硫化钠的穿梭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钠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原位生长构建了一种由碳纳米管骨架上接枝的超细非晶态镍铁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纳米碳的分级纳米结构,所得复合材料有效地解决了多硫化物钠的穿梭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钠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CNTs:将碳纳米管加入至HNO3溶液中在120℃下回流5小时,然后洗涤、干燥,备用;
(2)制备CNTs@NiFe-LDH/C:首先将Ni(NO3)2﹒6H2O和Fe(NO3)3﹒9H2O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再加入CNTs,制得A液;然后将2-巯基-5-硝基苯并咪唑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制得B液;最后在搅拌条件下将A液滴加至B液中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转移至高压釜中,在160℃下加热12小时;反应结束后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将产物洗涤得到CNTs@NiFe-LDH/C;其中LDH呈花朵状,由纳米片状组装而成;NiFe-LDH/C纳米片均匀生长在CNTs上;制备所得的CNTs@NiFe-LDH/C为碳纳米管骨架上接枝超细非晶态镍铁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纳米碳的分级纳米结构;
(3)制备S@CNTs@NiFe-LDH/C复合材料:首先将硫和步骤(2)所得CNTs@NiFe-LDH/C进行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密封并置于管式炉中在155℃下加热12小时,得到S@CNTs@NiFe-LDH/C复合材料。
所述步骤(1)中碳纳米管为3g;HNO3溶液质量分数为65%,用量为90mL。
所述步骤(1)中洗涤采用去离子水,干燥温度为60℃。
所述步骤(2)中按照摩尔比Ni(NO3)2﹒6H2O:Fe(NO3)3﹒9H2O为1~3:1;CNTs为10mg;A液中N,N-二甲基甲酰胺用量为5mL;2-巯基-5-硝基苯并咪唑为0.5mmol;B液中N,N-二甲基甲酰胺用量为25mL。
所述步骤(3)中按照质量比硫:CNTs@NiFe-LDH/C为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未经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87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内熔环的塑料管材热熔焊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美容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