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胎卸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7117.X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2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华正浩;朱光茂;梁万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万龙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00 | 分类号: | B29D30/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汇智海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35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 车胎 方法 | ||
本发明所述的摩托车胎卸胎方法,提出专门配套于摩托车胎总装生产的装载与卸胎执行机构,以期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专项设备完全地替换人工手动卸载轮胎,从而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与轮胎装载与卸胎工艺的精细化设计。摩托车胎卸胎方法,沿横梁的轴向,内撑件放置装置与卸胎机构循环往复地切换走位;在内撑件放置装置将内撑件放入胎体内部的过程中,移胎组件将内置内撑件的上一轮胎卸载至卸胎输送组件;在内撑件放置装置从料仓抓取内撑件的过程中,移胎组件抓取当前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摩托车胎总装生产线、已放置内撑件的胎体卸载执行工艺方法,属于摩托车胎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摩托车车胎的胎体结构与胶料配方均与普通汽车轮胎相类似,但摩托车胎因其体积较小、存放与运输条件有所区别而具有独特的制造生产需求。
在摩托车胎的总装生产线,胚胎经硫化加工后通常需要在成型的胎胚子口内部衬垫有内撑件,以防多条轮胎长时间堆叠后产生挤压变形、影响后续正常运输与安装至车轮等组装加工环节。
现有摩托车胎的内撑件装填工艺环节,都是采用人工手动操作,既费时费力、现场装填效率较低。当手动装填多组内撑件后,需人工搬动下线并重新堆垛,现场作业负荷较大,且易出现内撑件在胎体中移位、脱落等现象,因此对于现场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
上述现有技术缺少摩托车胎装填内撑件所需的全自动生产工艺与控制方法,并未解决以上提及的摩托车胎自动化与智能化生产供给问题。而且,上述在先专利也未公开有提高批量车胎连续作业总装机械化与自动化装载与卸胎的技术解决手段。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述的摩托车胎卸胎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专门配套于摩托车胎总装生产的装载与卸胎执行机构,以期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专项设备完全地替换人工手动卸载轮胎,从而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与轮胎装载与卸胎工艺的精细化设计。
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的摩托车胎卸胎方法,是沿横梁的轴向,内撑件放置装置与卸胎机构循环往复地切换走位;在内撑件放置装置将内撑件放入胎体内部的过程中,移胎组件将内置内撑件的上一轮胎卸载至卸胎输送组件;在内撑件放置装置从料仓抓取内撑件的过程中,移胎组件抓取当前轮胎。
进一步地,在桁架的横梁上、由桁架伺服电机驱动,通过桁架同步带轮带动桁架同步带、取放内撑件组件的提升架、移胎组件的移胎组件固定座同步地在料仓、中心架体和卸胎输送组件的垂向上方之间切换走位。
进一步地,摩托车胎卸胎方法包括以下实施阶段:
阶段1)、取放内撑件组件将内撑件放入轮胎子口,移胎组件将已内置内撑件的上一轮胎卸载至卸胎输送组件;在桁架伺服电机驱动下,通过桁架同步带轮驱动桁架同步带以将移胎组件固定座移动至卸胎输送组件的垂向上方;移胎组件气缸驱动移胎组件抓手将轮胎放置于卸胎输送组件;移胎组件伺服电机动作,通过移胎组件滚珠丝杠带动移胎组件丝母上行,移胎组件撑杆将移胎组件抓手从轮胎子口移出以释放轮胎;移胎组件气缸带动移胎组件安装座恢复至初始状态高度;
阶段2)、取放内撑件组件吸取内撑件的过程中,移胎组件抓取已内置内撑件的当前轮胎;在桁架伺服电机驱动下,通过桁架同步带轮驱动桁架同步带将移胎组件固定座移动到中心架体的垂向上方;移胎组件气缸动作,将移胎组件安装座下降到设定高度后,移胎组件伺服电机驱动移胎组件滚珠丝杠带动移胎组件丝母下行,通过移胎组件撑杆将移胎组件抓手沿移胎组件直线导轨撑开到设定位置;将轮胎子口撑住后,子口撑开组件缩回,此时轮胎子口被数组移胎组件抓手沿径向撑开;移胎组件气缸带动轮胎上升到设定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万龙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万龙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71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