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雨水花园循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6430.1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2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李琦琦;秦桂娟;姜大伟;赫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促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F5/10;E03F5/14;E01C11/22;E01C5/04;E04H1/12;E04D13/18;A01G25/02;A01G22/00;A01G17/00;C02F9/14;H02J7/35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黄英华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中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花园 循环系统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雨水花园循环系统,包括净水储水室、雨水花园体系、和中心水池体系,雨水依次经过水生植物以及种植土层初级过滤雨水中大颗粒杂质;然后流入碎石排水层进一步二次过滤,流入净化过滤层对雨水进行深度自动吸附净化,经固废透水混凝土流入净水储水室;同时雨水经过地表植物以及固废透水砖对雨水进行初次过滤,然后通过营养土层以及净化过滤层对雨水进行第二次吸附净化,通过固废混凝土层流入净水储水室;净水储水室内设置有集水装置,集水装置与植物灌溉喷头相连,向地表植物引水。本发明可有效的对雨水径流中的垃圾杂物、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进行吸附过滤,对于海绵城市的污染削减以及雨水径流控制起到良好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循环系统,特别是涉及雨水花园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其中的雨水花园是海绵城市中最较为典型的产物,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海绵城市像海绵一样,在应对自然灾害、适应环境变化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调节能力,重点解决城市涝灾与城市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实现饮用水水源、污水、生态用水、自然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保护与利用,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确保社会水循环能与自然水循环相互贯通。
近几年,海绵城市理念的提高解决了城市化建设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但并没有完全解决。国外的海绵理念大多为以解决城市暴雨涝灾的雨水径流管理、雨水收集,以及景观美化等为主的城市开发设计。常见的黑臭水体、水资源短缺的现象还是存在的,这些问题对城市化建设有一定阻碍,同时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目前,我国面临特定发展时期,海绵城市建设应符合我国国情。为了能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研究海绵城市理念提出的根本意义,并将其完全融入到城市建设中,才能实现城市建设快速发展。
当前,海绵城市建设面临很多问题,例如,统筹协调不够系统海绵城市建设并不是一个小范围的施工建设,涉及到的场地有小区、路面、园林绿化以及水系方面。对于水资源的过滤不够彻底,达不到相应的标准等;海绵城市建设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设计理念,其综合性比较强而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于技术标准不完善的体系应废除,因为不完善的技术体系影响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施工过程,并且还会因为技术支撑不充足影响施工建设的质量,这些问题均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雨水花园循环系统,该系统不仅能有效的过滤和吸附地表雨水径流中的垃圾杂物、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净化雨水,而且能够对雨水资源、固废资源以及可再生资源重复利用。减少建筑垃圾,节能环保,安全可靠,施工方便,能够有效的收集多余积水,充分利用水资源。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促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促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64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