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葡萄一年两收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3221.1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8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龚向光;唐成顺;谭炜;施成晓;付君;张永辉;黄麟茜;陈婷;汪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谋县果然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2 | 分类号: | A01G17/02;A01G7/06;C05G3/6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王灿 |
地址: | 651300 云南省楚雄彝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葡萄 一年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葡萄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葡萄一年两收的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1月下旬修剪枝条,然后进行破眠催芽处理;(2)对新梢进行摘心处理,新梢摘心后结果枝只留顶端两个副梢,其余抹除;(3)葡萄坐果后进行第一次施肥,然后等待第一次收果;(4)一次果采收后立即进行第二次施肥,并休整22~28天;(5)休整后,修剪枝条并进行催芽处理;(6)催芽处理后立即进行灌水,等待第二次收果。本发明方法使葡萄一年一收变为一年两收,显著提高了葡萄的产量,并且葡萄的二次果质量好,而且,本发明通过有效的管理及施肥,不会影响到二次结果的树体第二年一次果的花芽分化及正常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葡萄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葡萄一年两收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葡萄生产发展速度居国内果品之首,截至2010年底,葡萄栽培总面积55.2万公顷,居第6位,仅次于柑橘、苹果、梨、桃和荔枝;总产量854.89万吨,居第6位,仅次于苹果、柑橘、梨、桃和香蕉。葡萄原产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世界各地的葡萄约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国主要产区有安徽的萧县,新疆的吐鲁番、和田、山东的烟台,河北的张家口、宣化、昌黎,辽宁的大连、熊岳、沈阳及河南的芦庙乡、民权、仪封等地。
葡萄是季节性水果,一般情况下,南方地区葡萄鲜果的成熟期在8月中下旬结束,北方地区在10月中下旬结束,因此在9~11月市场上葡萄鲜果供应过多,而在其他月份则葡萄鲜果供应较少。因为常规的葡萄栽培一年只结一造果,采收一次。为了调节葡萄供应,满足市场需求,增加果农收入,我国南北方科技人员根据各自的立地条件对葡萄延后栽培技术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并研究出一种葡萄一年两收的种植方法,近几年在广西部分地区得到了大量推广和应用。
但在应用葡萄一年两收的种植方法时,陆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采取一年两收管理制度的葡萄园,二次果对树体后期贮藏营养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二次果的果皮较厚,酸度较大,果粒与果穗较小,有时还出现裂果现象,从而影响果品的质量与售价。在树体方面,结二次果的枝不充实,形成的花芽质量不好,影响翌年的一次果生产。这些问题即使在热量充足、品种适宜的情况下也仍然存在。现有技术中,也记载了许多方法来应对“一年两收”葡萄出现的这些问题,例如,有些日本地区的解决的办法是在温室设施栽培的条件下,通过前期人工补光与二氧化碳施肥来解决。还有人提出在花后一个月左右需要调整补光时间,甚至停止补光,使新梢停止生长,为花芽分化积累养分。这种办法对提高和稳定二次果质量较有效,但由于使新梢成熟推迟一个月,反而更加影响第二年一次果的花芽分化。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葡萄一年两收的种植方法,以解决二次果果品质量差,葡萄的一年两收会影响葡萄树体翌年生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葡萄一年两收的种植方法,该方法使葡萄一年一收变为一年两收,显著提高了葡萄的产量,并且葡萄的二次果质量好。而且,本发明通过有效的管理及施肥,不会影响到二次结果的树体第二年一次果的花芽分化及正常生长。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葡萄一年两收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月下旬修剪枝条,然后进行破眠催芽处理;
(2)对新梢进行摘心处理,新梢摘心后结果枝只留顶端两个副梢,其余抹除;
(3)葡萄坐果后进行第一次施肥,然后等待第一次收果;
(4)一次果采收后立即进行第二次施肥,并休整22~28天;
(5)休整后,修剪枝条并进行催芽处理;
(6)催芽处理后立即进行灌水,等待第二次收果。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葡萄树为二年以上的结果树。
优选的,所述葡萄树品种为金手指、黑峰、贵妃玫瑰、温克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谋县果然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元谋县果然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32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