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能耗、高减量率的易腐垃圾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1976.8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8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坚麟;付源;洪宗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楠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084 | 分类号: | C12N11/084;C12N11/10;C12N11/14;C12N11/02;C12N1/20;C12N1/16;C05F9/04;C12R1/07;C12R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叶帅东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耗 高减量率 垃圾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易腐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低能耗、高减量率的易腐垃圾处理工艺,包括:1)易腐垃圾挑拣出不可降解物质后粉碎至过20目筛,置于降解仓中;2)每吨易腐垃圾每12h添加1.0~2.5kg复合微生物菌剂,常温有氧降解48~72h,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具体是将聚乙烯醇、海藻酸钠、酸改性胡杨粉抹和氨基化生物炭交联为复合载体后吸附微生物制备得到。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实现易腐垃圾不低于90%的减量率,将有机大分子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实现了易腐垃圾的低能耗转变,且在降解过程中很好的控制了异味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易腐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低能耗、高减量率的易腐垃圾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意义上的易腐垃圾多指餐厨垃圾,具体指餐饮经营者、单位食堂、家庭生活等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餐厨废弃物,剩菜剩饭、菜梗菜叶、肉食内脏、果壳瓜皮等等均属易腐垃圾。易腐垃圾的组成和产生量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有所差别,但总体具有下述特征:1)含水率高,易腐垃圾的含水率普遍高于60%,甚至达80%,其较高的含水率不仅给收集、运输和处理带来较大难度与成本,而且由于其流动污染性极易污染其他可回收废弃物,从而降低了其他废弃物的可回收性,提高了回收成本,此外,易腐垃圾渗滤液可通过地表径流和渗透作用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2)易腐烂变质、易污染环境,易腐垃圾不但含水率,其有机质含量也很高(占干物质含量95%左右),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导致其极易腐败发臭,滋生病菌和病原微生物,如不经处理而直接利用,势必造成病原菌的传播和感染;3)营养成分含量丰富,易腐垃圾除有机质含量较高之外,还富含氮、磷、钾、钙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具有营养元素齐全、再利用价值高的特点,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易腐垃圾中有机物含量呈递增趋势,故应当实施资源化利用。
易腐垃圾中蕴藏着巨大的物质财富,它将逐步被人们发现和认识,当前废弃物作为燃料、饲料、肥料和工业原料的价值已被开发,而对量大集中的易腐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则因其性状恶劣,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及投资效益等因素的制约尚未利用,还需做大量的工作。
20世纪末,疯牛病、口蹄疫等世界范围内的畜禽传染疾病的流行传播使人们意识到易腐垃圾直接喂猪的巨大卫生安全隐患,上海、杭州、青岛、北京、广州、乌鲁木齐、宁波等一些城市先后出台政策,禁止未经处理的易腐垃圾直接喂猪,并利用生物发酵、热处理等技术先后建立了城市有机废弃物和易腐垃圾垃圾处理工程。但是,现有技术资源回收率及产品价值不高、环境异味、前端分类效率较差等问题成为了易腐垃圾处理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易腐垃圾处理工艺缺点明显,如卫生填埋处理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焚烧处理由于易腐垃圾水分与有机质含量高,在处理成本提升的同时极易产生二噁英等空气污染;高温堆肥处理电能消耗巨大,而且产物含盐含油率过高,资源化困难;沼气发电处理工程投资大,稳定运行难。随着垃圾围城的情况日益严重,开发一种低能耗、高减量率的易腐垃圾处理工艺迫在眉睫。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旨在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低能耗、高减量率的易腐垃圾处理方法,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实现易腐垃圾不低于90%的减量率,将有机大分子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实现了易腐垃圾的低能耗转变,且在降解过程中很好的控制了异味的产生。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未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方案一,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由复合菌体和复合载体固载组成,
所述复合菌体由解淀粉芽孢杆菌、产氮假单胞菌、浅黄色假单胞菌、布氏假单胞菌、皱纹假单胞菌、酵母菌及放线菌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楠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楠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19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