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1327.8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7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丽;罗旭茗;涂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2 | 分类号: | H01M10/0562;H01M10/0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赵琪 |
地址: | 277100 山东省枣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卤化物 固态 电解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锂离子电池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化学式为Li3+3x‑mxIn1‑xMxCl6,其中,M为掺杂元素,所述掺杂元素为Zr或Bi元素;0<x<1;m为元素M的化合价。本发明以Zr或Bi元素作为掺杂元素掺杂至Li3InCl6中,进而提高离子电导率;当掺杂元素中含有Bi元素时,Bi能够使晶体的晶面间距增大,利于锂离子在晶体结构中的传输;当掺杂元素含有Zr元素时,Zr元素影响了晶体的生长,使电解质从原始对比样的(001)择优变为(131)择优;Zr和Bi的掺杂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离子电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有机电解液作为电解质的商业锂离子电池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漏液、挥发、燃烧等现象,存在安全隐患,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且大大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另外,商用电解液和高比能量锂金属负极之间存在锂枝晶生长的问题,锂枝晶会刺穿隔膜导致电池短路。因此,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解决电池工作时的安全隐患,研究人员开始考虑用固态电解质替换电解液,开发全固态电池。
目前已有诸如Li2S-P2S5型、硫银锗矿型、石榴石型、NASICON型、LISICON型、钙钛矿型、反钙钛矿型和薄膜型等无机固态电解质被应用到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中,而其中的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由于对高压正极的稳定性、对干燥空气的稳定性以及良好的加工性能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存在室温离子电导率不够高的短板。以Li3InCl6卤化物电解质为例,它目前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在1mS cm-1左右,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体系中Li10GeP2S12(12mS cm-1@25℃)、Li10SnP2S12(7mS cm-1@25℃)、Li9.54Si1.74P1.44S11.7Cl0.3(25mS cm-1@25℃)等存在一定差距,也无法和碳酸酯基商用电解液的离子电导率相媲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本发明提供的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具有高室温离子电导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化学式为Li3+3x-mxIn1-xMxCl6,其中,M为掺杂元素,所述M为Zr或Bi;0<x<1;m为元素M的化合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13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杆高效抛光机
- 下一篇:内存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