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取维生素B12用弱酸阳树脂及其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9847.5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3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张运;梅昂;冯志军;张红攀;刘耀龙;孙冰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蓝深特种树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28;B01J20/30;B01D15/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高博 |
地址: | 7155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维生素 b12 弱酸 树脂 及其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取维生素B12用弱酸阳树脂及其合成方法,将分散剂、水相阻聚剂加入食盐水中升温搅拌制成水相;将单体、致孔剂和引发剂混合均匀配成油相;将油相加入水相中,待油相和水相完全分层后调节油相粒度,再进行分段保温,待反应结束后,通入水蒸气提取回收致孔剂,再依次经水洗和烘干后筛分得弱酸阳树脂前体;向弱酸阳树脂前体中加入NaOH溶液,分段升温至95℃,然后经保温水解后降温,抽滤回收碱液,先水洗至pH≤9,再用HCl溶液中和至pH≤2,最后水洗至pH中性,使用反渗透纯水洗涤至出水COD合格,得到弱酸阳树脂。本发明树脂转型膨胀率低,机械强度高,抗氧化性能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取维生素B12用弱酸阳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维生素B12(简称VB12)为红色结晶型粉末,无臭无味,易溶于水、乙醇和丙酮,不溶于氯仿和乙醚,在强酸或碱性溶液中易分解,在弱酸条件下(pH4.5~5.0)最稳定,在弱酸性或中性条件下有一定的耐热性。自然界的VB12都是微生物合成的,高等动植物不能自己制造VB12。VB12可以促进人体内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维持机体的造血功能,预防恶性贫血。还有维护神经系统健康、促进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等作用。药品和食品用VB12通常是放线菌、费氏丙酸杆菌、脱氮假单孢杆菌等发酵生产的。VB12的提炼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法和树脂提取法,早期VB12的提取采用溶剂萃取法,该方法有机溶剂消耗量大、污染严重、效率低,已经被淘汰,现在工业化VB12的提取主要依靠树脂法。
在发酵生产VB12的过程中,发酵液一般添加有碳源、氮源、钴盐等无机盐、表面活性剂等多种营养成分及助剂,细菌产生的VB12大部分保留于细胞内,也有少部分存在于胞外液中,发酵过程完成后,分离菌丝体和胞外液。菌丝体用机械法或酸热法破碎细胞壁后,过滤除去残余的菌丝体,VB12进入滤液,其含量一般在100~300ppm,胞外液中含量更低一些。实验发现,带有羧基(-COOH)的弱酸性阳树脂,能够优先吸VB12,将VB12的浓度提高20~30倍,排出滤液中脂溶性或水溶性的蛋白质杂质和其它杂质,起到初步提纯VB12的作用。
市场上水处理用弱酸树脂,VB12吸附量小,洗脱不完全,也不能保证特定杂质的去除,因此,必须研制一种满足VB12纯化要求的专用弱酸阳树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提取维生素B12用弱酸阳树脂及其合成方法,提高弱酸树脂对VB12的吸附量,能够将滤液中VB12浓缩30倍以上,并且用15%的洗脱剂洗脱约1倍树脂体积,能将VB12全部洗脱下来,不拖尾,洗脱液检测大部分杂质已被除去。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取维生素B12用弱酸阳树脂的合成方法,将分散剂、水相阻聚剂加入食盐水中升温搅拌制成水相;将单体、致孔剂和引发剂混合均匀配成油相;将油相加入水相中,待油相和水相完全分层后调节油相粒度,再进行分段保温,待反应结束后,通入水蒸气提取回收致孔剂,再依次经水洗和烘干后筛分得弱酸阳树脂前体;向弱酸阳树脂前体中加入NaOH溶液,分段升温至95℃,然后经保温水解后降温,抽滤回收碱液,先水洗至pH≤9,再用HCl溶液中和至pH≤2,最后水洗至pH中性,使用反渗透纯水洗涤至出水COD合格,得到弱酸阳树脂。
具体的,分散剂:水相阻聚剂:食盐水的质量体积比=0.05~0.50:0.0005~0.0010:100,食盐水的密度为1.15~1.18g/ml,食盐水中NaCl的含量为20%~24%;分散剂为羟乙基纤维素,水相阻聚剂为次甲基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蓝深特种树脂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蓝深特种树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98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