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防灾监测系统信息分级回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9328.9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2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平;贾利民;王朝静;闫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67/10 | 分类号: | H04L67/10;H04L41/14;H04L4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陈攀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防灾 监测 系统 信息 分级 方法 | ||
1.一种铁路防灾监测系统信息分级回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为铁路防灾监测系统中的每个监测节点分配相应的标号[1,2,3,…,N],并初始化各个节点的状态;第一轮所有节点的初始状态均为正常;从第二轮开始,根据节点状态和数据状态对节点进行分类并进行标注;
步骤S102:利用铁路防灾监测系统各监测节点的感知能力,实时获取监测区域的致灾要素数据;
步骤S103:利用铁路防灾监测系统各监测节点的计算能力,对获取的所述致灾要素数据进行边缘端预处理,实现数据分析的特征提取;
步骤S104:根据步骤S101节点状态标识结果,分别判断每个节点的状态是否正常;如果节点标识状态为正常,进入步骤S105;如果节点标识状态为异常,进入步骤S109;
步骤S105: 对于节点标识状态为正常的节点,根据步骤S103提取的数据特征,对照系统预设的致灾要素风险等级判断节点监测数据是否正常;如果监测数据正常,即监测数据风险等级为0,进入步骤S106;如果监测数据异常,即监测数据风险等级不为0,进入步骤S107;
步骤S106:监测数据风险等级为0,相应节点进入预设的常规周期性传输模式,即按照系统预设的常规采样频率
步骤S107:监测数据风险等级不为0,则将相应节点标记为隔离节点,并将隔离期设置为T=0;然后进入步骤S108;所述隔离期为节点标识状态异常,但监测数据正常时,采用隔离期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间段;
步骤S108:对于监测数据风险等级不为0的隔离节点,采用预设的异常数据实时传输模式,即将监测的数据在能量和带宽资源允许的情况下,以时延最小的方式进行传输;
步骤S109:对于节点标识状态为异常的节点,根据步骤S103提取的数据特征,对照系统预设的致灾要素风险等级判断该节点监测数据是否正常;
如果监测数据异常,即监测数据风险等级不为0,进入步骤S107、步骤S108进行数据传输;如果监测数据正常,即监测数据风险等级为0,进入步骤S110;
步骤S110:将隔离期变为T=T+1,然后进入步骤S111;
步骤S111:判断隔离节点是否隔离期满,即T是否达到Tmax,其中隔离期最大值Tmax是系统预设的,为常数;如果没有达到隔离期,进入步骤S112,如果达到隔离期,进入步骤S113;
步骤S112:没有达到隔离期,即T=Tmax,则相应节点进入隔离期传输模式,即节点以比预设的常规采样频率
步骤S113:达到隔离期,即TTmax, 则相应节点进入预设的常规周期性传输模式,即按照系统预设的常规采样频率
步骤S114:当所有节点确定好传输模式后,系统根据各节点的传输模式和传输需求,建立多节点协同传输多目标优化模型,对各节点的传输路由进行优化;
步骤S115:按照优化的通信协议将监测数据进行传输,传输结束后进入步骤S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932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