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性混容增强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9251.5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5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方晓钟;贾红滢;冯娟;丁浩;李永乐;刘邦树;王潇翔;李红;吴子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风木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7/02 | 分类号: | C08L97/02;C08L97/00;C08L23/06;C08L23/12;C08L75/08;C08L27/06;C08L25/06;C08L55/02;C08K13/02;C08K5/14;C08K5/3492;C08K3/22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3005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性 增强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木塑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异性混容增强木塑复合材料,包括以下原料:混杂塑料粒子、改性纤维粉、相容剂、复合交联剂、润滑剂、抗氧化剂、色粉;其中,所述相容剂包括以下原料:聚丙烯、聚氨酯预聚物、马来酸酐、氧化二异丙苯;所述复合交联剂包括以下原料:过氧化二异丙苯、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氧化镁。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异性混容增强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在异性混溶木塑复合材料中同时添加相容剂和复合交联剂,构成增容‑交联体系;该体系的协同作用可有效解决不同塑料之间的不相容问题,且同时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塑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性混容增强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木塑复合材料(Wood-Plastic Composites,WPC)是国内外近年蓬勃兴起的一类新型复合材料,指利用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代替通常的树脂胶粘剂,与木粉、稻壳、秸秆等废植物木质纤维混合成新的木质材料,再经挤压、模压、注射成型等塑料加工工艺,生产出的板材或型材。木塑复合材料的生产和使用,不会向周围环境散发危害人类健康的挥发物,具有不龟裂、不变形、耐腐蚀、无污染、无公害等优点,可循环利用,是一种全新的绿色环保产品,也是一种生态洁净的复合材料。该种材料广泛应用于建材、家具、物流包装等行业。
目前,木塑复合材料使用的塑料多为回收加工的废旧塑料,而废旧塑料很难做到准确地分类,因不同塑料之间相容性差,加工工艺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如何把各种废旧塑料混合加工以降低成本成为当前木塑复合材料加工行业的研究难题。
异性混容技术指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完全不相容的聚合物混合,形成共连续相结构,从而得到高强度、硬度、低成本的新型聚合木材料的一种技术。利用异性混容技术可使木塑原料选用向更大范围扩展,使目前以单组分废旧塑料制造木塑复合材料向多组分废旧塑料制备塑料合金的方向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异性混容增强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异性混容增强木塑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杂塑料粒子30~40份,改性纤维粉50~60份,相容剂5.3~8.7份,复合交联剂2.5~3.5份,润滑剂1~2份,抗氧化剂1~2份,色粉1~2份;
其中,所述相容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丙烯2.5~4.0份,聚氨酯预聚物2.5~4.0份,马来酸酐0.25~0.55份,氧化二异丙苯0.05~0.15份;
所述复合交联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过氧化二异丙苯0.8~1.2份,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1.2~1.5份,氧化镁0.5~0.8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混杂塑料粒子为PP、PE、PVC、PS、ABS中的两种或多种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改性纤维粉包括植物纤维粉和木质素;其中,所述植物纤维粉与木质素的重量份配比为50:(1~2)。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聚氨酯预聚物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与聚四氢呋喃醚多元醇为原料合成的具有异氰酸根封端的聚氨酯。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润滑剂为硬胆酸锌、乙撑双脂肪酸酰胺、聚酯蜡、硬脂酸中的一种多种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抗氧化剂为亚磷酸盐、磷酸盐、受阻酚类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色粉为氧化铁红、氧化铁黄、氧化铁蓝、氧化铁紫、氧化铁黑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一种上述异性混容增强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风木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风木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92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