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载自爬施工装置及其爬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8521.0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3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坚;常亚亚;宁智刚;吴仍辉;要志东;李学峰;王忠华;王兴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卓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28 | 分类号: | E04G11/28;E04G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韩静粉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载 施工 装置 及其 爬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载自爬施工装置及其爬升方法,能够实现塔柱和支撑架的互爬,避免频繁倒运支承梁的问题。该施工装置包括支撑架、塔柱、顶升系统。顶升系统包括第一顶升承重梁和第二顶升承重梁,以及用于调节第一顶升承重梁和第二顶升承重梁之间距离大小的驱动装置,第一顶升承重梁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第二顶升承重梁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支撑架与第二顶升承重梁固连,且能够与建筑结构可拆卸连接;塔柱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梯档;第一调节机构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可与梯档卡接,第一调节机构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与梯档脱离;第二调节机构处于第三工作状态时可与梯档卡接,第二调节机构处于第四工作状态时与梯档脱离。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3月4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10238609.2、发明名称为“一种重载自爬施工装置及其爬升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空作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载自爬施工装置及其爬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在建筑施工领域,尤其在超高层、桥梁H型塔、大坝等施工过程中,新工艺、新设备的逐渐增多,对施工要求也逐渐提高,为满足施工需求,越来越多的施工现场开始使用自爬模、顶模、自爬塔吊等设备,解决结构高、塔吊任务重、人工成本高、倒用量大的问题。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例如,在超高层、桥梁H型塔、大坝等施工过程中液压自爬模的使用已经非常成熟,液压自爬模在施工和爬升工况下,至少保证2层挂座附着,1层挂座倒用,但挂座需通过人工倒运,比较麻烦,且有安全隐患。液压自爬模的动力系统也需人工倒运至下一层,周转使用,其顶升力不会太大,一般在20T以下,为保证顶升安全,实现整体提升,设置机位较多,控制难度大,安全隐患多。
此外,在超高层施工中,也越来越多的开始使用自爬塔吊等技术,一般内爬塔吊运用比较广泛,是一种安装在建筑物内部电梯井、楼梯间里的塔机,或经改造也可用作内爬塔。在爬升过程中需要支撑梁在空中解体,向预定楼层倒运、安装,从而实现塔吊的爬升,在倒运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其他塔吊配合吊运,从而降低了塔吊利用率和施工效率,整体上常规的倒运爬升存在安全隐患大、效率低、质量控制难度大等缺点。而且,在现有的施工过程中,自爬升塔吊支承梁倒运不及时,存在施工过程中塔吊自由悬臂高度过高,塔身高度较大,抗风能力较低的问题,经济、安全性差;大多自爬升塔吊存在多层进行一次爬升,爬升周期较长,施工效率较低,影响施工进度。
因此,如何避免施工过程中频繁倒运支承梁,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载自爬施工装置及其爬升方法,能够实现塔柱和支撑架的互爬,避免施工过程中频繁倒运支承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重载自爬施工装置,包括支撑架、塔柱、顶升系统,其中:
所述顶升系统包括第一顶升承重梁和第二顶升承重梁,以及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顶升承重梁和所述第二顶升承重梁之间距离大小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顶升承重梁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二顶升承重梁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
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第二顶升承重梁固连,且能够与建筑结构可拆卸连接;
所述塔柱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梯档;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可与所述梯档卡接,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与所述梯档脱离;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处于第三工作状态时可与所述梯档卡接,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处于第四工作状态时与所述梯档脱离。
可选地,在上述重载自爬施工装置中,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卓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卓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85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