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切断功能的限流孔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7485.6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9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田永强;张林青;郭兆阳;陈杰;朱玥;王昊霖;张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27 | 分类号: | F16L55/027;F16L55/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切断 功能 限流 | ||
本发明公开了化工工业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具有切断功能的限流孔板,主要包括限流孔板环、连接柄和盲板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柄位于限流孔板环和盲板环之间,将限流孔板环和盲板环连接构成一个整体,所述限流孔板环中心开有起限流、降压作用的小孔。采用本发明的具有切断功能的限流孔板,既能对介质限流降压,又可以可靠切断流体的限流孔板,与传统的同时设置一块限流孔板和一块8字盲板的方法相比较,结构更加简单、紧凑,能减少制造材料。同时减少了与之相配对的法兰,减少了泄漏点、便于维护,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工业领域管道限流及切断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管道内介质进行限流、降压或者切断的管道元件。
背景技术
在工业中的一些场合,对两种不同压力级别汇流的管系,为保证低压级别的管道能承受高压级别介质的压力,在高压级别的管道上使用限流孔板,将高压介质限流降压。同时为保证在一些工况(如检修时)下高、低压管系能各自可靠隔开,需要使用盲板将管系隔断。这样高压级别的管道上需同时设置限流孔板和盲板,传统的做法为分别设置一块限流孔板和一块8字盲板。对于一定压力级别(例如PN15.0及以上)的管道为降低泄漏,阀门等管件为焊接型式,而需要设置的限流孔板和8字盲板为法兰连接,这样一方面增多了泄漏点,另一方面需增设一对配对的法兰。同时为便于检修、维护,两个可拆法兰点有时会给管道布置带来一定的困难。
中国专利CN206221884U提供了一种多级限流孔板与单级限流孔板相结合的限流装置,采用多级限流孔板分级降压避免气蚀、振动、噪声等问题;专利CN208719408U设计了一种流量可调式限流孔板,该限流孔板设置了基座和活动板,通过转动活动板调节通过限流孔板的流量。这些限流孔板设计中聚焦于如何使孔板更好的实现限流和(或)降压作用,而缺少根据不同的工艺工况,需要设置既能可靠隔断系统又能起到降压使相互连接的系统能满足安全要求的限流孔板。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专利设计了一种既能对介质限流降压,又可以可靠切断流体的具有切断功能的限流孔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切断功能的限流孔板,既能对介质限流降压,又可以可靠切断流体的限流孔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容易泄漏、维修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切断功能的限流孔板,主要包括限流孔板环、连接柄和盲板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柄位于限流孔板环和盲板环之间,将限流孔板环和盲板环连接构成一个整体,所述限流孔板环中心开有起限流、降压作用的小孔。
本发明一种具有切断功能的限流孔板,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限流孔板环为中心开设有起限流、降压作用的小孔的圆板,所述小孔的孔径d根据具体使用的工艺条件(限流前、后的压差及流量)计算得到。孔径d与孔板的公称直径D的比值β通常为0.05~0.4。
本发明一种具有切断功能的限流孔板,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的起限流、降压作用的小孔是一个沿介质流向尾部带喇叭口的圆形孔,扩口角α为30°~45°,以45°为优。
本发明一种具有切断功能的限流孔板,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的限流孔板环和盲板环能与标准法兰配套使用。
本发明一种具有切断功能的限流孔板,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盲板环为一厚度与限流孔板环厚度相同的实心圆板。所述盲板环的密封面型式和尺寸与所述的限流孔板环的密封面型式和尺寸相同,能与同一对法兰配合使用。根据使用限流孔板的管道的压力情况,限流孔板环和盲板环的密封面型式有凸台面和环连接面两种型式。凸台密封面型式的限流孔板用于压力级别150#~900#的管道,环连接密封面型式的限流孔板用于压力级别600#以上的管道。
本发明一种具有切断功能的限流孔板,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限流孔板环的厚度根据限流前后的介质压力差、管道内径及孔径d与孔板的公称直径D的比值β计算确定,厚度随管道直径增大而增加。盲板环的厚度根据限流孔板环的厚度确定,其值与限流孔板环的厚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74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