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合器支撑环自动压装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6614.X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4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马工业工程(大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23P19/027;B65G47/06;B65G47/82;B66F7/18;B66F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连市经***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支撑 自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离合器支撑环自动压装系统,涉及离合器自动装配技术领域,总框架和支撑平台,支撑平台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料仓和压装机构,料仓下前后两侧固定安装有分料机构,压装机构下设有顶升机构,位于支撑平台的底部设有送料机构,送料气缸固定安装在支撑平台下端的边沿,并且送料气缸的头部连接有送料板,支撑平台的左侧开有圆孔,圆孔的前后两侧安装有输送导槽。本发明具有:全自动化设计,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小巧;拖拽式送料结构巧妙,稳定性强;精准定位,采用气动压装和顶升,效率高,成本低;料仓采用重力沉降,气缸分离供料,每次只供给一个,准确性强;节省人工,效率相对以前更高,配套生产线,推广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自动装配技术领域,具体为离合器支撑环自动压装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总成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离合器的输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踩下或松开离合器踏板,使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和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入的动力。基本结构由外壳、膜片弹簧、支撑环、压盘从动盘、摩擦片等主要构件组成,离合器盖总成,例如支撑环虽然应用在不同类型的膜片弹簧离合器和不同的结构形式中,但在这些离合器中的作用却是相同且是相当重要的。它是影响离合器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它的破坏使膜片弹簧失去支撑而无法正常工作,不同的车企配套的装配生产工艺上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我公司针对客户的需要设计了独有的支撑环自动压装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离合器支撑环自动压装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离合器支撑环自动压装系统,包括总框架和支撑平台,支撑平台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料仓和压装机构,所述料仓下前后两侧固定安装有分料机构,所述分料机构包含有分料气缸和分料爪,所述压装机构下设有顶升机构,位于支撑平台的底部设有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左侧设有送料气缸,送料气缸固定安装在支撑平台下端的边沿,并且送料气缸的头部连接有送料板,支撑平台的左侧开有圆孔,所述压装机构的中轴、顶升机构中轴与圆孔中轴重合,圆孔的前后两侧安装有输送导槽,输送导槽左侧为圆弧处理,中间为斜面结构,在输送的过程中不会下落。
进一步的:所述料仓由两部分组成,料仓的供料方式为重力下落,由分料机构进行单个的隔离保证每次只下落一个,料仓一次能装有60个支撑环,稳定运行,内外分别设有内立柱和外立柱,所述内立柱顶端通过横板连接,稳固连接,内部限位。
优选的:所述内立柱和外立柱数量都为四根,对称布置,左侧的外立柱中间设有开口导向柱,支撑环为开口环,开口导向柱就设在开口处,限位保证开口方向的一致性。
优选的:所述分料气缸通过分料连接座与分料爪连接,设有两个分料爪,分料爪中部安装在分料立座上,分料爪的头部安装有分料轮,分料轮为碟状结构,能更好的对物料的缝隙进行分离,共计四个分料轮对称设计。
优选的:所述压装机构上端设有压装气缸,所述压装气缸的头部连接有压装板,压装板为外部圆形中部十字交叉结构,减轻重量,不失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送料板通过滑块和导轨安装在支撑平台的下端,送料板的头部中间处设有一个凸起用于在送料的时候保证支撑环不旋转,在开口处限位作用,支撑环在通过输送槽的时候会收缩。
进一步的:所述顶升机构下端设有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的头部安装有顶升平台,顶升平台前端安装有一个阻尼弹簧轮,运输外壳的时候停止作用。
优选的:所述料仓后侧的分料机构下端安装有无料传感器和缺料传感器,无料缺料的时候会报警提醒,工人或者机器人进行支撑环的添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全自动化设计,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小巧;
2、拖拽式送料结构巧妙,稳定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马工业工程(大连)有限公司,未经艾马工业工程(大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66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方位密集训练数字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的机构搭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