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锂电池健康度预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6516.6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6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钱超;王翰超;王云;姜明军;孙艳;刘欢;沈永柏;江梓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高(山东)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92 | 分类号: | G01R31/392;G01R31/384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锂电池 健康 预警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锂电池健康度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锂电池历史数据MsgData[n,m],并生成有效历史数据MsgData[nv,m];S2、基于预定义的短期历史数据条件对有效历史数据MsgData[nv,m]进行筛选并生成短期历史数据MsgData_short[ns,m];S3、基于预定义的短期模式识别模块对短期历史数据进行模式识别,生成不同的短期模式数据,随后对不同的短期模式数据进行预警信号阈值的定义。该基于大数据的锂电池健康度预警方法,可以对电池在不同的运行工况下的一些潜在问题提前进行预警,通过这些预警可以及时的了解到电池的健康度问题,可以及时通过提醒驾驶者进行保养以延长电池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锂电池健康度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但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有: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等。
混合动力是指那些采用传统燃料的,同时配以电动机/发动机来改善低速动力输出和燃油消耗的车型。按照能否外接充电又可以分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和非插电式混合动车汽车(MHEV)。
纯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主要采用电力驱动的汽车,大部分车辆直接采用电机驱动,有一部分车辆把电动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其难点在于电力储存技术。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污染物也显著减少,由于电厂大多建于远离人口密集的城市,对人类伤害较少,而且电厂是固定不动的,集中的排放,清除各种有害排放物较容易,也已有了相关技术。由于电力可以从多种一次能源获得,如煤、核能、水力、风力、光、热等,解除人们对石油资源日见枯竭的担心。电动汽车还可以充分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富余的电力充电,使发电设备日夜都能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有关研究表明,同样的原油经过粗炼,送至电厂发电,经充入电池,再由电池驱动汽车,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经过精炼变为汽油,再经汽油机驱动汽车高,因此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量。
而锂电池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只最关键的部件,锂电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续驶里程以及整车的故障率,锂电池的电芯的不一致性很容易导致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的受损,因此对电池运行过程中各个数据的监测以及预测电池的健康状态,来确保电池的健康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显得更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锂电池健康度预警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锂电池健康度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锂电池历史数据MsgData[n,m],并生成有效历史数据 MsgData[nv,m];
S2、基于预定义的短期历史数据条件对有效历史数据MsgData[nv,m]进行筛选并生成短期历史数据MsgData_short[ns,m];
S3、基于预定义的短期模式识别模块对短期历史数据进行模式识别,生成不同的短期模式数据,随后对不同的短期模式数据进行预警信号阈值的定义,根据短期模式数据和预警信号阈值生成短期健康度预警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高(山东)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力高(山东)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65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