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剥离强度氟系柔性覆铜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5896.1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08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黄平;王洋;徐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新高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28 | 分类号: | B32B27/28;B32B15/20;B32B7/12;B32B37/12;B32B38/16;B32B37/10;B32B37/06;C08G7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汤俊明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剥离 强度 柔性 铜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剥离强度氟系柔性覆铜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7层对称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铜层、上氟胶层、上增粘层、基层、下增粘层、下氟胶层、下铜层;所述基层与所述上氟胶层、下氟胶层之间分别通过上增粘层与下增粘层相粘结;所述上增粘层与所述上铜层之间通过所述上氟胶层相粘结;所述下增粘层与下铜层之间通过所述下氟胶层相粘结;所述的高剥离强度氟系柔性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胶液的配制:将热塑性有机聚合物溶解在第一有机溶剂中,并加入无机填料,搅拌混合,制得增粘层胶液;将含氟聚合物、液晶聚合物和分散剂加入到第二有机溶剂中,搅拌混合,制得氟系悬浮胶液;
(2)涂布与烘干:将所述增粘层胶液涂布在所述基层上下表面,烘干溶剂,然后将所述氟系悬浮胶液涂布在烘干的增粘层上,然后烘干;
(3)烧结:对第(2)步骤中涂布有增粘层胶液和氟系悬浮胶液的基材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340~380℃;
(4)压合:对第(3)步骤中经过烧结的基材进行铜箔压合,压合温度为350~380℃,压合压力不低于3Mpa,即得所述高剥离强度氟系柔性覆铜板;
所述氟系悬浮胶液的制备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含氟聚合物40~60份,第二有机溶剂40~60份,分散剂4~6份,液晶聚合物4~6份;所述含氟聚合物为聚四氟乙烯和/或全氟丙基全氟乙烯基醚-聚四氟乙烯共聚物;所述液晶聚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醚基结构、烷基结构、双份A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液晶聚合物的粘度为70000~90000 cps;所述液晶聚合物的制备原料包括4-氨基苯甲酸 (4-氨基苯基 )酯、1,3-双(3-氨基苯氧基)苯、对-亚苯基-双苯偏三酸酯二酐和双酚A型二醚二酐;所述4-氨基苯甲酸 (4-氨基苯基 )酯、1,3-双(3-氨基苯氧基)苯、对-亚苯基-双苯偏三酸酯二酐和双酚A型二醚二酐的重量比例为5:10:15:15,所述对-亚苯基-双苯偏三酸酯二酐和双酚A型二醚二酐的质量相同;所述上下氟胶层的厚度为20~35μm,所述上下增粘层的厚度为3~8μm;所述基层的材质为高分子膜,所述高分子膜选自聚酯薄膜、改性聚酰亚胺膜、液晶高分子膜、聚四氟乙烯膜中的一种;所述增粘层胶液的制备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热塑性有机聚合物50~70份,第一有机溶剂30~50份,无机填料5~10份;所述热塑性有机聚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酰亚胺基团,醚基结构和烷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剥离强度氟系柔性覆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膜的表面张力不低于58达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剥离强度氟系柔性覆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铜层和下铜层的材质为压延铜和/或电解铜;所述上铜层和下铜层的表面粗糙度不高于1.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剥离强度氟系柔性覆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有机聚合物的粘度为20000~30000 cp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新高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新高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589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微气候的环保建筑
- 下一篇:一种多规格卷装链条拆节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