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部分刚性且部分挠性的部件承载件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2794.4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8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马库斯·弗雷温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特斯奥地利科技与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4 | 分类号: | H05K1/14;H05K1/11;H05K1/02;H05K3/36;H05K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超凡明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8 | 代理人: | 王晖;曹桓 |
地址: | 奥地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部分 刚性 部件 承载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一种部分刚性且部分挠性的部件承载件(100),其中,部件承载件(100)包括:刚性部分(102),该刚性部分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电传导层结构(106)和/或至少一个第一电绝缘层结构(108)的第一叠置件(104);以及挠性部分(110),该挠性部分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第二电传导层结构(114)和/或至少一个第二电绝缘层结构(116)的第二叠置件(112),其中,在刚性部分(102)与挠性部分(110)之间的接合部处的过渡部分(118)被倒圆以减小弯曲应力。还提供了一种制造部分刚性且部分挠性的部件承载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部分挠性且部分刚性的部件承载件,以及制造部分挠性且部分刚性的部件承载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部件承载件和安装在该部件承载件上和/或嵌入在该部件承载件中的电子部件被广泛用于电子产品中。通过采用包括刚性部分和挠性部分或半挠性部分的部分挠性且部分刚性的部件承载件,可以将刚性部件承载件和挠性部件承载件两者的优点相结合。待安装在诸如印刷电路板之类的部件承载件上的电子部件的逐步小型化和增加的产品功能以及数量不断增多,导致更密集地封装的电子装置,其中必须连接越来越多的电接触部。
使部分刚性且部分挠性的部件承载件弯曲可能导致在刚性部分与挠性部分之间以及部分刚性且部分挠性的部件承载件的挠性部分内的高机械负载、可能限制这种部件承载件的寿命、并且甚至可能损坏部件承载件。
发明内容
可能需要具有刚性部分和挠性部分的部件承载件,该部件承载件即使在恶劣条件下也在机械上可靠,并且可以在降低损坏的风险的情况下弯曲。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部分刚性且部分挠性的部件承载件,其中,部件承载件包括:刚性部分,该刚性部分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电传导层结构和/或至少一个第一电绝缘结构的第一叠置件;以及挠性部分,该柔性部分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第二电传导层结构和/或至少一个第二电绝缘层结构的第二叠置件,其中,在刚性部分与挠性部分之间的接合部处的过渡部分被倒圆以用于减小弯曲应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制造部分刚性且部分挠性的部件承载件的方法,其中,方法包括:形成包括第一叠置件的刚性部分,该第一叠置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电传导层结构和/或至少一个第一电绝缘层结构;形成包括第二叠置件的挠性部分,该第二叠置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二电传导层结构和/或至少一个第二电绝缘层结构;以及形成在刚性部分与挠性部分之间的接合部处的过渡部分,该过渡部分具有倒圆部以用于使弯曲应力减小。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术语“部件承载件”可以特别地表示任何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能够在该支撑结构上和/或支撑结构中容纳一个或更多个部件从而用于提供机械支撑和/或电连接。换言之,部件承载件可以构造成用于部件的机械承载件和/或电子承载件。特别地,部件承载件可以部分刚性且部分挠性的部件承载件,诸如印刷电路板、有机插置件和IC(集成电路)基板。部件承载件也可以是将上述类型的部件承载件中的不同的部件承载件组合的混合板。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术语“刚性部分”可以特别地表示部件承载件的在施加或应用通常在部件承载件的操作期间出现的常规力时将保持基本未变形的部分。换言之,当在部件承载件的操作期间施加力时,刚性部分的形状将不改变。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术语“挠性部分”可以特别地表示部件承载件的在施加在部件承载件的操作期间出现的常规力时将导致该挠性部分变形的部分。挠性部分的变形可以是使得整个部件承载件的形状可以通过挠性部分的变形而受到显著影响。挠性部分可以是弹性的、可重复弯曲的或仅可弯曲一次的(例如,在挠性部分的半挠性材料特性的情况下)。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术语“在刚性部分与挠性部分之间的接合部处的过渡部分”可以特别地表示部件承载件的将刚性部分与挠性部分连接的部分。特别地,过渡部分还可以是弯曲部分,即部分刚性且部分挠性的部件承载件将要弯曲或已经弯曲处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特斯奥地利科技与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奥特斯奥地利科技与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27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