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FP tree-Clique演进算法的多维数据融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1145.2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6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陈飞生;商庆涛;武宇;冯重之;刘龙;任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烽火星空通信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陆志斌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fp tree clique 演进 算法 多维 数据 融合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P tree‑Clique演进算法的多维数据融合方法,包括: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操作,并进行数据集的提取;从数据集中挖掘频繁项集;由频繁项集合频繁项集树,根据强关联关系筛出包含点位的两两关系对作为频繁2项集知识库,并整理出关联强度概率;以两两关系对构建网络,以复杂网络中的clique算法结合边的权重,搜索生成业务中的各项联系,生成各项数据的属性融合知识库;基于属性融合知识库,对生成的网络以设定的阈值进行剪枝,生产关联知识库。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产品整合,提出新的智能感知前端,产品使用稳定性高、优良采集率高、研发定制能力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P tree-Clique演进算法的多维数据融合方法,涉及安防数据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正在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变革,并瞄准智能化前进。一个基于万物互联与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云化的崭新时代正在到来,数据孤岛的问题日益显著,物理上表现为采集设备功能单一、逻辑上表现为平台数据关联性差,无法满足业务应用对智能化的需求。
融合卡口设备的手机侦码(IMSI)模块,基于无线通信基站原理让进入其采集覆盖范围内的手机上报IMSI(IMSI是区别移动用户的标识,存储在SIM卡中)。采用灵敏度高、基带处理能力强的主流芯片解决方案,通过使用先进的空口同步、用户重定向策略,以及不同cause消息加速回网等手段,减少用户干扰。
融合卡口设备的WIFI探针模块实际是“WIFI信道扫描工具”。目前市面上的WiFi有2.4G、5G两个频段,每个频段有不同的信道划分,Wi-Fi探针设备通过在各个信道被动监测,采集周边手机的数据帧内容包括MAC地址、信号强度、包类型、时间戳等。
融合卡口设备的智能摄像机模块,可实现人脸、车牌识别与抓拍。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通过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者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车牌识别指通过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等方法从车辆图像中提取车牌字符信息,从而确定车辆身份的技术。
然而,现有技术中仍然普遍存在着下述缺陷:
1.采集数据形式单一,一般只能采集手机侦码(IMSI)、MAC数据、人脸数据、车牌数据中的一种,无法给安防领域提供有效支撑。
2.各数据之间比较独立,没有形成互通互联,无法实现多数据的融合关联,形成虚实结合的个人信息档案。
3.设备比较分散,功能单一,集成度不高,应用场景有限,增加了大量成本,给部署实施带来不便。
4.抓取率较低、公网干扰较大。
5.制式组合不够灵活,产品杂乱没有形成系列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FP tree-Clique演进算法的多维数据融合方法,通过融合卡口设备获取人脸、车牌、侦码、MAC等数据,逐步建立起人脸、车牌、侦码、MAC的关联匹配关系,形成多维信息档案。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FP tree-Clique演进算法的多维数据融合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操作,并进行数据集的提取。述数据集提取步骤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并归以及数据集输出;所述数据预处理操作包括去重、去空;数据预处理及并归后,生成以时间T、地点L为组合的同时同地点源数据形成输入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烽火星空通信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烽火星空通信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11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